手段,不然什么也得不到。
明侯府的运转,不能少了读书人。
读书人终究是时代的主流。
读过书的,和没有读过书的,见识都是不一样,处理政务的能力更不要说,一方小小的县令都关乎上万户家庭的生计,这事情岂能随便。
“某一介布衣,明侯大人何苦咄咄相逼!”
诸葛玄眸光有一抹冷意。
大牧贼祸乱江山,小牧贼诡计多端,黄巾余孽,终究是天下祸根。
“听说诸葛先生善于观天!”牧景抬头,从窗外看出去,轻声的问:“诸葛先生认为,今天有雨吗?”
历史上,诸葛亮能借东风。
这是对天气的观摩。
这份本事,或许就是延绵其叔父诸葛玄的。
现代人能凭借各种精细的仪器预测天气,古代肯定没有什么仪器,但是也不能小看古人,古人的智慧,在人身上,有人能成为活的天时预报,也未必不可能。
“天有不测之风云,变幻万千,区区凡人,如何能预之!”
诸葛玄摇摇头。
“如果我说,今天的天气如果不能预出来,我就把他们都杀了,你预吗?”牧景指着布衣少年和诸葛均还有诸葛家的两个少女,轻声的道。
“你……”
诸葛玄瞪大眼睛。
“明侯要杀人,谁能挡得住!”
诸葛均和两个少女吓得战战兢兢,但是布衣少年却并无惊惧,他目光直视牧景:“明侯不必吓唬我叔父,诸葛家如今的人都在这里了,是生是死,还不是你一个命令的事情。”
“有趣了少年,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牧景问道。
“琅琊诸葛亮!”
布衣少年轻声的说道。
“果然是你!”牧景的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容,有趣了,十岁左右的诸葛亮,现在就在他的面前,有点忍不住想要膜拜了。
不过现在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小屁孩而已,有点老成,可看起面容,根本就是自作镇定而已,两股之间,微微颤动,多少应该是面对自己有些畏惧。
诸葛亮能在历史上留下万世之名,其实和他在隆中躬耕十几年还是有点关系了,安不心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