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一挥手,良臣本想老实退出去,可一听利玛窦的名字,脚下慢了一步,发现万历也没赶他走,就磨磨蹭蹭的想看那一眼西洋大和尚再走。
利玛窦这人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其几十年前就来到东方,且一直想来北京。先是在澳门,后又到过广东肇庆、江西南昌等地。为了寻找天主教与东方的契合点,利玛窦刻苦钻研儒家经书,同时为了与中国士大夫打成一片,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西泰,并改穿了儒服。
万历二十三年,利玛窦借口为一位北上任职官员之子治病,而获得了去南京的机会。在南京居住期间,利玛窦结交了不少名士,如现任内阁首辅,时为南京礼部侍郎的叶向高就是那时与利玛窦结识,并为其北上进京提供了便利。
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终于抵达北京。一到北京,利玛窦就着手整理礼物进献万历,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贡品。
一向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对利玛窦等人献上的西洋器物兴趣十足,对大小两架自鸣钟,万历最为喜爱,小的那架被他带在身边时常把玩;大的那架,被置于精美的阁楼之中,由钟鼓司负责,在宫内专司报时。
由于自鸣钟构造复杂,需要时常维护,传教士们便被允许定期进宫对其进行检修,最后,因为万历皇帝对西洋器物的赏识,终是下旨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并且享受大明朝廷的俸禄。
利玛窦在华期间大量向明朝进献西方器物,并且出书著书,在官员当中有“西儒”之称。然而,魏良臣知道这位西洋大和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他所带来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敲门砖,或者说讨好万历而矣。
良臣对天主教不感兴趣,他对任何宗教都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也不是利玛窦这个西洋大和尚,而是对他身后庞大的传教士阶层感兴趣。
准确的说,良臣对西洋的能工巧匠们感兴趣,所以他想见见利玛窦,看看今后有没有可能通过对方接触西洋的科技和能工巧匠。
如今,大明朝的科技其实并不弱于西方,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军械火器,都有很高的建数。但是受限于体制,良臣没有办法大面积和这些人接触,因为这些人主要是以士大夫阶层为主,而他这个杂流舍人又有阉党背景的人,显然是入不得这些人的法眼的。
那么,另僻蹊径,从急于在中国传教的西洋人那里,获取技术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