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小娘皮这条道既然没法走,索性就让人家去走好了。总是把别人的道走了,实在是过于缺德。
隔壁老王也好,小魏也好,于世俗道德而言,都是下作的,装猪笼沉塘理所当然。良臣终是一个有着自身价值观,道德观的两世人,看开了,想开了,也就没什么好郁闷的了。
真要是个下流胚子,坏的流脓的,只怕能在那大道之上开家收费站。
这事,良臣真做不出。
他不想和潘学忠照面,就默默往边上移了移,准备等对方过去后再走。
…….
潘学忠同行的几个监生都是他在国子监的好友,潘学忠非纨绔子弟,所交友人自是意气相投,一心奋发求进的,和监内那些花钱进来的捐生和靠父祖官荫的荫生不同。他们是刚从外面的书店回来,每个人手上都拿着或多或少几本新书。
家里来信催他成亲的事,好友们都是知道,潘学忠当下也不瞒他们,直言下月便回家成亲,然后在家苦读,只待八月秋闺。
秋闺即乡试,乡试中举之后,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入了科举门。有了举人功名,也才真正可以说是有了功名。
多少读书人一辈子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能中举,做梦都能笑醒。河间府学风不盛,不比南直和湖广,每届中举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肃宁县更是连着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一个举人,真正是颗粒无收。
以致难得出了潘学忠这么一个读书种子,不止是县里,府里都格外重视的很。去年国子监名额一下来,县里就举荐了潘学忠,只盼对方能够在国子监好生进修,乡试一举中榜,洗刷肃宁县这二十多年无有举人的耻辱。
潘学忠自己也努力,这几个月在国子监收益很大,已经决定今年就回乡应试。至于婚事,潘学忠倒是随意,中举前成亲和中举后成亲,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事。因为,对于中举,他十拿九稳。对于那个未婚妻吴秀芝,他也谈上喜欢与否,但是肯定不讨厌。既然家里决定了,他就听安排便是。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潘学忠的好友们在那纷纷祝贺,说些吉利话,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就来到了大门,看到门口台阶边上站着个小太监,小太监的样子看起来好像有点失神,这帮人顿时都有些好奇。不过也未放在心上,读书人不耻净身人,圣贤子弟没必要和阉寺搭话。也许,这小太监可能是宫里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