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四百七十九章:刘老相召(2/5)

,所以三个人就是在各个商场、百货大楼里面转悠,姐妹俩买了两种颜色的毛线,这是要给韩爸、韩妈打毛衣用的,除了这个以外基本上什么都没买,他们出来的目的主要是散心、放风。

    路过友谊商店的时候也只能羡慕的看上一眼,因为上面挂着一个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清楚的写着“本店只接待外宾,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我国最早的友谊商店成立于58年的泸市、59年的羊城,64年四九城的友谊商店诞生,65年鲁省岛城的友谊商店成立,随后全国各大城市才纷纷建立了友谊商店。

    友谊商店一开始的时候谁都可以进去逛逛买点东西,后来发生一件刺伤外宾的事件,变成了终止对市民的供应,变成只供外宾和“内宾”(干部)才能入内购买。

    但是这个情况又经历了一年半以后,上面发现发现友谊商店的那些物资百分之九十都被“内宾”买走,这个情况给国家的物资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于是在72年5月份的时候,三大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于是全国各地的友谊商店门前就有了那块特别标注的牌子,想要进去需要凭借护照、华侨证、外籍工作证,或者有相关单位的介绍信以及电话通知才可以进去购物,彻底堵死了一般人想要进去的希望。

    不过从这里路过的人,大家可以通过硕大的玻璃橱窗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各种各样的产品,

    有各种外文书籍、泸市的梅*罐头、津门起*林的糕点、姑苏的双面刺绣、钱塘的织锦、四九城的雪莲羊绒衫、各种自行车、手表、电视、电冰箱、照相机、收音机、威士忌、万宝路等等、等等、等等。

    不过韩立感觉友谊商店的这个市民禁区的设置,或许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刺激很多人争抢出国,用来说服自己、家人一个最强劲有力的说辞吧。

    韩妈下班以后被姐妹俩围着量身子、询问想要什么花样的时候,她嘴里面一直说着不用,自己有毛衣、有坎肩等等,但是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今天一个突然访客打断了韩立的宅男生活。

    早上韩立把家人送出门上班,回到屋里面他跟姐妹俩围着炉子喝着茶、烤着土豆片,聊着一些有益感情生活的段子。

    听到胡同远处传来了摩托车的声音,但是仔细一听是三跨子那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