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我成了香饽饽(2/4)

好的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敬业爱国,积极向组织靠拢,追求进步,有健康向上的三观,怎么可能干坏事?

    不等我把话说完,老罗呵斥我道:“我还不知道,要你废话。”

    这个时候,电话铃再次响起,明显看得老罗神色有点紧张,估计是怕半路再杀出个程咬金,截胡他今天晚上的工作成果。

    还好,那头是自己人。老罗:“李所你好,我是罗伟。”

    打电话过来的那人显然是黄门街派出所的所长,他的声音里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老罗,听说你抓了个吸毒人员,干得好,咱们所这个月的工作指标算是完成了,记你一功。我问你,是不是有人来问你要嫌犯?”

    老罗:“缉毒队和特警队打过电话来,要么说这是他们的工作范围,要么说这条线是他们盯了一个月的,想把人带走。”

    那边李所出离的愤怒了:“放屁,老罗,他们欺负你是个老实人。把嫌犯给我看好了,谁来都不好使。至于上面有什么压力,我给你顶住。如果人放走了,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听完老罗这几个电话,我顿时明白过来。

    我省地处西南,省城又是西南三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缉毒形势甚是严峻。这几年,国家下大力气打击毒品犯罪,成果显著,社会反应很好。

    之所以如此成功,那是和上级将任务分解到基层,甚至直接分解到人头。

    每年每月,区局、特警队、缉毒队和下面的派出所都有任务指标。

    上级的本意是好的,不过随着犯罪分子纷纷落网,吸毒人员大多被送进戒毒所,再想完成指标就不那么容易了。问题是,上级并没有要压缩指标的意思。

    如此一来,僧多粥少,通常是一个吸毒人员有好几个公安机关盯着,为了抓人还闹出过纠纷和笑话。

    昨天晚上我和小黄警官吃饭的时候,谈到这事,他还说了些风凉话。

    说道,就拿我区来说吧,一个中队,每月两人指标。一个特警队就有六个中队。局里有同样指标的还有五个同级别单位,要完成一样的任务。另外,我们区还有十三个乡镇,每个乡镇派出所有十个人指标。你算算,一个月得多少人,一百五十多个。

    再加上一些小范围的指标,一共有两百多人。

    我们区在籍人口七十万,加上流动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