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互通有无(1/6)

最新网址:wwww.31bz.net
    大同镇。

    王守仁作为宣大总督,正在召开有关在猫儿庄和威宁海修建城池的会议。

    猫儿庄修建城池,是一早便决定的事情,而且已在付诸实施,而威宁海造城则完全是因达延汗提出让大明把东西河套之地赐封给他,大明做出的应对。

    “……王制台,若是从宣府、大同等处派遣役丁,筹措钱粮,一次要造出两座城塞,还都是在草原道路运送不便的地方,只怕难以成事。如今正是寒冬,是否该跟朝廷提出,让朝廷调拨二十万两帑币用以修造城池?”

    大同游击将军胡圭以当地人的身份,提出困难。

    一旁的大同总兵官,襄城伯李鄌道:“就算给调个二十万两白银,怕也修不成什么大城,现在猫儿庄的城池就没法收尾,横竖不过才二里多远,除了能驻军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

    对修造一座城池来说,二十万两都不够用。

    这还单纯只是修造了城墙、城楼、城门等防御工事,甚至连役夫都是本地征调,等于说人工不花钱,甚至连口粮什么的都让力夫自带。

    即便如此,连一座猫儿庄都修不好,更别说是威宁海。

    王守仁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让他来跟朝中大臣周旋,尤其还要兼顾民生……从王守仁的角度来说,这题目有点复杂。

    打仗可以靠一腔热血,可要治理一方之民,光有热血可不行,处处都要钱,恰恰这是西北所缺少的。

    ……

    ……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

    王守仁当即给朱祐樘写了一份上奏,提到了威宁海修造城池的不方便……

    “……距离大明边关路远,且沿途并无休息和补给之处,猫儿庄修城靡费已经甚大,若再考虑威宁海造城,只会令宣大一线的民生凋敝,且偏头关等关隘还需要派遣更多的人去修缮和加固……”

    一套困难写下来,王守仁却并没有署名。

    他也是意识到,若就这么上奏,皇帝和朝堂上下对自己的信任,只怕也会大打折扣。

    “王制台,不知卑职可否进内?”外面传来李鄌的声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