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6)



    卢梭的名字,也就勉强看着像汉人。

    但阿克密就是标准的番名了。

    而这三人在省劄上,也确实标注‘番将’。

    熙河六员有功大将,番将就占了三员!

    往好里说,这证明了李宪在熙河,团结少数民族,共建大宋乐土,功劳卓著。

    可,有心人只需稍加挑拨。

    很轻易就能让人想起安史之乱,想起唐代北衙禁军乱政的故事。

    然后就等着朝野炸锅吧!

    大宋士大夫们那敏感脆弱又无处安放的安全感,会让他们跳脚的。

    所以,赵煦知道,李宪回朝之后,就不能让他走了。

    留在京师,荣养几年吧。

    不然,他只要回去了,就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熙河路?

    赵煦心中几个名字闪过。

    有老将,有帅臣,也有未来的名臣,甚至还有旧党之人。

    他需要好好想想,这些人的性格和利弊。

    然后再想办法,推动其中之一,履职熙河。

    在司马光、吕公著入朝前后,这個事情最好办下来,以免节外生枝。

    宰臣们奏完边功后,就各自退下。

    两宫第一次听政,就算结束。

    这个时候,通见司的人,将御史台送入宫中的弹章,拿到了两宫面前。

    “启禀太皇太后、皇太后、陛下……”

    “此乃今日通见司所受御史台御史弹章……”

    厚厚的弹章,堆满了案台。

    无论是向太后,还是太皇太后,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弹章连篇累牍’的景象,都是吃了一惊!

    这里起码数十份弹章!

    两宫要是逐一去看,今天晚上都不要睡觉了。

    但,这还没有完。

    通见司的人,很快就又送来了王珪自己的自劾书以及再次请郡的奏疏。

    太皇太后看着被送到面前的王珪自劾、请郡帖子。

    眼睛瞥了一眼赵煦,见到那个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