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182来自纽约的电报(2/6)

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可以适用于所有大型帝国所建立的界域。”

    这里所引用的这句话对应的文言文,应该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而且确实曾经出现在《孟子·万章章句上》当中。

    只不过邶大的教授,连“Mencius”是孟子都不知道,又怎么会去考证这句话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更为关键的是,在《孟子》当中,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三个字,那就是“孔子曰:”。

    也就是说,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孟子所说,而是《孟子》当中所转述的孔子的话。

    这倒不是译者的过错,而是全文作者在引用参考资料的时候,把资料当中的“Mencius quoted Confucius as saying”,错误地简写成为了“Mencius’s aphorism”,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才会将错就错。

    可惜不管是译者还是校对人员,连“Mencius”是孟子都不知道,更遑论他们能改成原文作者的引用错误了。

    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这位翻译者所在的邶京大学的老校长严复,曾经提出来翻译时需要讲究“信、达、雅”。

    然而现在看来,他的这些个徒子徒孙们,并没能很好的坚持自己的前辈提出来的要求。

    中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基本上只有孔子(孔夫子)和孟子的英文名字,是以“-cius”为后缀结尾的。

    至于其他人,则多是以音译直接命名,除了上面提到的孙子(Sun Tzu),还有老子(Lao Tzu)、庄子(Chuang Tzu)和(Mo Tzu、Mo Tse)等等。

    之所以孔子和孟子没有直接音译,有人说是因为第一个把他们二位的名字翻译成英语的人,知道孔子和孟子在中囯的地位,是类似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的地位。

    所以为了表示尊敬,这位翻译者才把孔子和孟子的名字,通过在后面加“-ius”的方式翻译成了古希腊风格,并且通过流传而变得约定俗成。

    因而才导致那个书籍的译者,会想当然地把两个英文名字翻译成“门修斯”这种颇具古希腊风格的名字。

    这种解释,有些太想当然了一些,犯了和陈慕武在揭幕时同样的错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