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16没头脑和不高兴(2/4)



    不过,这是……第三个了?

    从昨晚他住进布朗太太家的出租屋开始,还不到二十四个小时,陈慕武已经和三个已经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在未来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产生了交集。

    小小的一间卡文迪许实验室,真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

    布莱克特,凭借改进威耳孙云室方法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领域的发现,于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几年间,一直被卡皮察压制,永远拿不到实验室最佳学生奖学金的他,终于在诺贝尔奖获奖时间上压制了他的这位同学一筹。

    布莱克特最为人所知的一方面,不是他曾担任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而是他的一位学生,罗伯特·奥本海默。

    布莱克特不是奥本海默的授业恩师,充其量只不过是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指导过他几个月。

    但就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奥本海默却差点要了布莱克特的命。

    1924年,奥本海默从哈佛大学布里奇曼的手下毕业,进入到剑桥大学学习。

    没错,他的导师正是指导叶企孙论文的那个布里奇曼,算起来,两人还是师兄弟关系。

    奥本海默申请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被卢瑟福所拒绝,不过还好有好心的老汤姆孙收留了他,并把他安排进了布莱克特手底下学习。

    一个本应该去搞理论的人,非要进到实验室里,结果就是奥本海默根本就无法忍受实验室中日复一日的繁杂重复性工作,心中的烦躁也越积越多。

    终于他忍无可忍,在圣诞节把一枚浸了氰化物的苹果放到了布莱克特的办公桌上后,奥本海默就一个人跑到了巴黎。

    幸运的是,布拉克特并没有吃下那枚苹果,否则的话,他就要领先阿兰·图灵三十年,成为这种死法的第一人了。

    更幸运的是,奥本海默的爸妈千里迢迢地从美国赶到大西洋对岸,靠着伶牙俐齿让自己的儿子逃离了被剑桥大学开除的厄运。

    他们选的借口也很蹩脚,说奥本海默患有精神疾病。

    这之后没过多久,奥本海默就从剑桥转学到了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投入到了他心爱的理论物理的怀抱之中。

    看着面前这个不苟言笑的傻大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