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457章中兴之象(2/4)

,总想挑毛病,想强调水淹七军之战果,不如金口之役。

    霍峻提笔收锋,神情淡然,说道:“昔金口之役,为父火攻破敌,多赖东风大起。今关君侯破敌,如何不能借汉水乎?”

    战争要么打胜,要么平与败。论其间战术手段,从来没有高、低之分。

    曹操打赢官渡,靠许攸带路怎么了,他就是打败袁绍。

    关羽水淹七军,靠汉水泛滥怎么了,他就是降服了于禁。

    以弱胜强,或是双方不分上下,能想取胜败敌,往往就是靠对手决策的失误。

    纵你打得再精彩,敌寇不失误,没有击败对手,则就是说不上胜利。

    人常言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然众人寡有知李世民的战术打法在于防守反击,利用防守坚壁,或是各种调动,寻找敌人的漏洞,从而一击致命。

    故李世民自言,他每观敌阵,拥有知其强弱之天赋,因而常能以弱当其强,强当其弱。

    战争永远是一方抓住一方的漏洞,从而战胜对方。今曹仁不识汉水地理,于禁轻信曹仁,怎能怪关羽借汉水淹军的手段不高明?

    霍峻放下毛笔,告诫两个儿子,说道:“小大军争,败便是败,胜便是胜,取胜手段无高低之分,此是谓‘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故凡领军作战,需全力以赴,以胜敌为上,败敌为下。”

    霍弋用那似懂非懂的眼神看着霍峻,问道:“那关君侯水淹七军,可比肩大人否?”

    面对霍弋的提问,霍峻笑而不语。

    霍范则是摸着霍弋的脑袋,自豪说道:“昔陛下与丞相曾言,无金口之胜,则无我大汉今下之时。关君侯虽是大胜于禁、曹仁,但最多取襄樊,何能比肩金口乎!”

    “为何?”霍弋追问道。

    霍峻将案几上的竹简收起,笑道:“小子不知兵,怎会知樊城、金口二战之殊异?今后研读治兵,此惑当自解也!”

    霍弋作为自己与步练师的长子,其自幼与刘禅进学。盖得益于母亲步练师管教有方,及张昭、伊籍等良师的教导,霍弋学有所成。在二代少年中,既不出众,也不差劲,属于中上一档。

    霍弋虽非天资绝伦之人,但霍峻并没失望,而是多加勉励其进学,修进自身品德。毕竟以霍峻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