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207章 给二徒弟取个名字吧(2/7)

br>
    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王朝根本无力镇压,于是朝廷允许各地自行募兵守备。

    然而此举无疑是饮鸩止渴,各地方州郡长官很快便拥兵自重

    接着,朝廷朝中一部分刺史为州牧。

    此举使得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

    这也导致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

    一州军政合为一人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不必多说,历史很快便走向了军阀割据的时期。

    汉灵帝去世之后,汉少帝刘辩即位,他即位只是尚且不过十三岁,正可谓应了主少国疑四个字。

    于是外戚掌控朝廷。

    为了结束外戚对朝廷的掌控,士大夫的领袖袁绍竟是建议让西北军董卓进京。

    但此举无疑是引狼入室。

    在袁绍有意无意的促成之下,外戚和宦官实力同归于尽,董卓控制了朝政。

    而袁绍也借着这个机会,整备军队,割据一方。

    董卓进京之后果断废帝,重立新帝,以证威望。

    董卓的倒行逆施很快便迎来了各地诸侯的不满,诸侯联军纷纷联合起来,以袁绍为首领,开始攻打洛阳。

    至于后面的事情,华夏人就十分熟悉了。

    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斗吕布,貂蝉美人计,官渡之战……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击败了袁绍,终于在北方奠定了自己霸主地位,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突出,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

    ……

    建安十二年,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屯兵于新野,然而此时他早已对刘表失望。

    经过数年的相处,他早已看出自己这位兄弟胸无大志,只想偏安一隅,他甚至对自己十分提防,生怕自己抢夺了他的地位。

    刘备早就已经有了离开刘表的心思。

    然而只有他一人,绝对不足以成事。

    手下只有能征善战之将,却无可谋大事之谋士,这是他迟迟不肯离开的主要原因。

    此时依附于刘表,尚且能够积累实力。

    一旦离开刘表,刘备就需要独自面对外界的各个军阀势力,这是缺少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