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827章 两个版本的书信(2/3)

深的功夫专研,他左一眼右一眼,一个字一个字的对比,很快就发现了不同。

    原来草稿是一气呵成的写下来的,一口气写到没墨才去膏笔,看得出来他膏笔也没有多认真,每次起笔第一个字墨都有些浓了。

    抄录版的很明显他是非常仔细的膏笔,从头到尾每一个字的墨都不浓不淡。

    李世民突然把两张纸全都翻了过来,果然草稿版的偶有几处墨透过了纸,而抄录版的背面一片洁白,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笔画的力度都恰到好处。

    不过就是一封信而已,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他居然认真到了这种地步,他在自己面前是何等的小心翼翼?

    谨慎是好的,但是谨慎到这么可怕的程度,就有点太过了吧?这孩子是不是有点什么毛病?

    二十多张纸,全抄了一遍,有这时间多睡会儿不好吗?李世民把草稿拿到一边,认真的看起这个抄录版,看着看着发现后面的内容不一样了。www.

    李世民料到他会修改的,通篇看下来,发现他今天后补的部分,没有经过二次抄录。

    李世民点了点头,还是这种自然书写的文字看着舒服,感觉更为灵动。内容也十分的真挚,李泰直言不讳的说了很多的心里话。

    他说现在朝堂上虽然是将星云集,但大部分将领都老了,而新生代将领都缺乏上战场的经验。

    老将还找不着机会出去打仗呢,新人哪有机会?

    所以现在东征时机也算正好,老将可以在自己的征战生涯再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迎来人生的最后一次高光时刻。

    年轻的将领也会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至少参加过一次大战,哪怕只是跟着走一趟,这份经验也是宝贵的。

    或许灭掉高句丽很难,但是打服高句丽不难。打一场大仗,既可以借此练兵选将,又可以向天下展示大唐的强悍。

    李泰说了很多很多,他觉得出征高句丽,只是胜利果实大与小的问题,只要不贪,应该不会打败仗,所以他去是最合适的。

    李泰觉得一次性灭掉高句丽,难度实在是太大,但是可以极大的消耗高句丽的国力,过几年再去打它。

    一征不行就二征,二征不行就三征,总之只要不急于求快,每隔几年东征一次,高句丽的灭亡只是早与晚的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