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今冬所有的雪量都一次性的下完了。
从除夕夜开始,北京就迎来了难得的艳阳天。
依照以往的惯例,在拜完了各家的亲戚之后,就是沈度最喜欢的新年之中逛庙会的活动了。
瞧见了这个活动,就有人会说了。
嘿,人挤人的有什么意思啊!
可是这过年嘛,不就是图个热闹。
再说了位于琉璃厂后边的厂甸庙会,大概是这古老的京城之中,相对于保守,也是会有更多的老玩意儿出现的庙会之一了。
对于那种纯吃货来说,从一开始必备的可以买回家里大快朵颐的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以及红枣蒸糕作为起点,逐渐往内里纵深过去,就会发现许多平日里见得少,也吃的少的民间美味。
比如说只有在一些北京菜馆子里才能吃到的炸灌肠,在这条南北通透的庙会大街之中那是走上七八个摊位就会碰到一家。
这东西牙口不好的人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的,而对于蒜汁儿这种刺激的调料无感的人,更是无法体会到这种小吃的精华。
看似普普通通的淀粉肠,甚至连一点儿的肉渣都不带带的。
却愣是被一点都不带添加的原汁原味,以及一小碗儿简简单单的调料汁儿,给打造成了北京人最喜欢的磨牙的美食。
这玩意儿比锅巴重口,却能在后劲儿当中嚼咕出一丝的甜。
可真是爱的人大爱,无感的人只觉得茫然了。
当然了这样的食物自然有它巨大的局限性。
但是庙会的好处就是,将更多的可能摆在你的面前。
对于那些牙口并不怎么好的老人来说,与其豁着牙跟没什么营养的灌肠死磕,不如在龙嘴大铜壶的底下,让茶博士给你冲一碗儿敞口的杏仁茶,亦或是传统的茶汤。
这种晃晃碗边儿,厚墩墩的绝对不会撒出来的油茶,可是站在户外,冻得哆哆嗦嗦的赶庙会的人们最明智的选择了。
一碗儿或是香甜,或是清口的茶汤,带着滚烫却不会灼伤的温度从喉咙之中通过自己的食道往胃部滚过去的这一过程,是这些人驱散寒冷,顺带手的打一个特别过瘾的哆嗦的所在。
瞧着大铜壶的周围,围着一圈端着碗,或是蹲着或是站着的人。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