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秦教官的馊主意(3/5)

气。又说,镇海军可是留都唯一可用之兵,若有个三长两短,南京如何?可如今却一反常态地督促咱们出兵,于奴酋阿济格决战。他能有如此勇气,真叫人敬佩啊!相比之下,指挥却显得举棋不定,未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不像是少年英杰。若我是少将军,定会出阵杀敌,为国效力,马革裹尸。”

    郑森没想到秦易居然调侃起自己,苦笑道:“秦教官休要埋汰,死于沙场固所愿也,却不能无谓地牺牲。郑森以身殉国不要紧,可若是因为卤莽出击,丢了大胜关,以至留都沦陷,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当然,我也知道军中士气正盛,将士们这些天都在积极请战,可打仗这种事情,却不是能够凭着一腔子热血就成的,其中需要考量的东西实在太多。”

    秦易收起笑容,看了看已经成长起来的少年将军,点点头:“确实,一场大战,敌我双方都调动手头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在战时,彼此都想在局部占有势和量的优势

    。简单来说,在局部战场,力量必须强过敌军才能决战。孙武子兵法上不是说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郑成功附和道:“确实,这一战江南江北可不止又大胜关这个战场,颖川侯当出与我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将整个计划与我说得明白,他这次是要全歼建奴于江淮,一举剪除困扰我大明几十年的建奴之患,而不仅仅是守住留都。如今,宁乡军的主战场在扬州,等到消灭多铎之后才会南下加入南京战场。在江北,孙太初集淮安、庐凤、宁乡、高杰四军围攻多铎,已形成局面优势。而大胜关这边,我镇海军不过两三万人,而阿济格则有八万。且建奴来势汹汹,现在出击,实为不智。王阁老的提议,我是不会同意的。”

    这个时候,立在一边的施琅忍不住道:“少将军和秦教官说得是,我就不明白了王学士连这都看不明白。这老头刚到大胜关的时候,一看到建奴的斥候就吓得白了张脸子,不住提醒咱们守好城寨,不要冒进,现在怎么突然催促我们出兵了,直叫人看不明白。”

    秦易苦笑:“有什么看不明白的,这事其实很简单。王学士之所以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