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郑芝龙的等待(1/7)

        已经立秋了,秋老虎肆虐。

    有着火炉之称的南京更是热得叫人难以忍受,在留都如果有什么地方还称得上避暑胜地的话,大概也只有望江楼了。

    “好风,自叫某想起了大洋上的那些岁月,爽利”一个身材显圆形的微胖子中年人站在楼上,身上鹤敞被吹得猎起舞。

    他大约五十出头,虽然有些胖子,可并不给人累赘之感。相反,宽阔的体形叫人一看就叫人感觉到一股莫名其妙的压力。

    风声轰隆,如洪波涌起,那人身上别着两把倭刀,衣袂飘飞,看起来仿佛一艘正在乘风破浪的大船,身上鹤畅就是风帆。而那两把刀,则是掌握方向的大舵。

    “南安伯,这南京也忑热了些。”一个大将模样的人用手不住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咱们福建老家虽然也热,可热得敞亮直接,阳光射在皮肤上直发疼,疼也通疼得痛快。不像这里,就是直接将你放在蒸笼里蒸。”

    没错,先前说话的那个中年人正是郑森郑成功的父亲,总镇福建的南安伯郑芝龙。

    郑芝龙儿子郑森在大胜关之战中立下功勋,被朝廷封为靖远伯。如此一来,郑家一下子出了两个伯爵。再加上郑芝龙总镇福建,不但管辖着福建水师,整个境内的所有部队都归他节制,已经是事实上的福建王了。

    如今,福宁镇兵强马壮,镇海军又打出来了。郑芝龙的势力表面上看来隐约有与孙元比肩,成为天下第一强镇的架势。而且,他所管辖的地盘可比孙元大,有不错的战略纵深。

    这,让郑芝龙颇有些志得意满。在他看来,刚过去一年的扬州大战,郑家根本就没有多大损失,就得了一个伯爵爵位。孙元出人出钱,又替自己练出一支看起来并不逊色于宁乡军的雄师。如此看来。这一仗的最大获益者是自己。

    至于孙元,他虽然得了徐州,可部队在连续两场大决战中异常疲劳,军镇这些年所积累的钱粮估计也耗得干净,没个两三年恢复不过来。就拿到手的徐州来说,那地方本是黄泛区,被高杰和建奴大军犁过两次。贫瘠得很,也没有意思。

    呵呵。别人流血流汗,老子在后面拣便宜,吃松活的感觉真他娘不赖啊孙元这小子是能打,可脑子不灵光,还嫩得很。他在前面拼死拼活,耗费自己实力,最后除了得了个国公头衔,还剩什么

    这次他来南京,是接了朝廷的旨意。让他回京述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