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五百六十五章 议立新镇(1/5)

    

    看到孙元嬉皮笑脸的模样,刘宇亮也笑起来:“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如此也不用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可谓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反正我朝所设的小军镇也不少,多你一个也是无妨。”

    确实,明朝除了九边这九个大军镇之外,在边境和军事地另外还有不少小军镇。比如昌平就设有一个昌平镇、保定有一个真保镇,在福建为了防备海寇,设了个福宁镇。贵州那边还有个贵州镇,云南那边也有。

    这些军镇都不是常设,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小军镇也不知道设了多少废了多少,也不算个事儿。

    刘宇亮又道:“听人说孙元你已派人将缴获送去如皋老家,富贵荣归故里,新镇想来也不肯离家太远。”

    这话正合孙元心意,忙道:“阁老说得是,此事还请恩相玉成。”

    “这事不太好办。”刘宇亮抚须道:“南直隶毕竟是我朝的南京,若是要另设军镇,影响太坏。而且,那地方又是两淮河盐场,其利甚大,牵扯太多……”

    孙元:“恩相,末将又不同别人争漕运和盐场。只要是在江南,只要有一快地,就算再贫瘠,能够安置手下士卒,离家不太远就好。”

    刘宇亮本是个老夫子,可同孙元相互了这么长时间,人也变得诙谐起来,呵呵笑道:“江南一地,可没什么贫瘠的不毛之地

    。来人,将舆图把来老夫看看。”

    一个幕僚忙将难直隶舆图取来,送到孙元和刘宇亮跟前。

    这可是一桩十多万两银子的买卖,不用想,从中奔走斡旋都需要他们从中牵引,于是,刘阁老的幕僚们都悄悄地立在旁边偷听。

    刘宇亮将目光落到地图上,看了半天,喃喃道:“大河卫指挥使一直空缺,且宁乡军又是大河卫出身,按说,应该由孙元你顶上这个指挥使的。不过,你的功劳实在太大,单单一个指挥使是不足以酬功的。如果将大河卫给废掉,设为军镇呢?”

    “大河镇,这个总兵官我做了。”孙元两眼放光,狠狠地将手指戳在淮安城的位置上。

    淮安府什么地方,大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处,漕运和盐运的物资中转中心。人口众多,市井繁荣仅次于南京和扬州。其实,就其gdp总量而言甚至还强过扬州,扬州的名气之所以大,主要是那里的盐商实在太多,满城尽是有钱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