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六百二十八章 安排(1/6)

    

    原来,明朝的军队尤其是卫所兵,国家几乎不会拨下多少军费。一来,朝廷也不糊涂,这些卫所兵实在太烂,几乎等同于普通农夫,与其将有限的军费花在他们身上,还不如充实边军。

    其次,卫所军之设始于洪武年间。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老百姓被分为民户、商户、军户、匠户,终身不变,且子子孙孙也要干同一件营生。也就是说,匠人的子孙以后也是匠人,军户的子孙世世代代也只能去当兵。

    有明两百年以来,军户繁衍壮大,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卫所里的那点土地根本就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于是,便有卫所军操持航运业,甚至干走私行当。因为他们是军队,地方上也不方便查缉、收税。对于卫所搞的这些名堂,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孙元所知,大河卫那群军官一个比一个贪婪,想来那两艘海船和水军就是为了走私而设的。

    孙元本是扬州府本地人,对于地方上的情形自然一清二楚

    。他以前已经想得明白,扬州镇位于江南富庶地区,正是明朝统治的核心区域。那地方的土地六成以上都被大官僚大地主兼并,至于盐业、漕运,也被他们所把持。自己现在虽然是一方小军阀,可自然敢贸然涉足盐、漕两个领域,必然引起他们极大的反弹。盐、漕两个极来钱的行当谁后面没占着几个朝廷大姥,实话说,就算孙元现在名满天下,可在大人物眼睛里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与其将精力耗费在这上面,还不如想其他出路。

    海运是一条好思路,自从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只要你有害船,在大洋跑上一趟,转手就是十倍之利。

    明朝的丝绸、瓷器在海外可抢收手得很,只需朝日本跑上一跑,什么样的钱赚不回来。

    郑成功一家,不就是先当海盗,然后靠控制闽、浙海贸起家的吗?

    如果能够组建一只海军,将海贸做到郑家的规模,要养活一个军镇,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这也是孙元当初选择扬州开牙建府的原因,那是因为这里靠海,却不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扬州人。

    在得到朝廷的任命之后,他已经命令宁乡军五千士卒准备行装,开始陆续南下。未来,他打算以崇明沙所为自己的大本营,好好休养生息。这个时代的崇明岛比起现代社会,小了一圈,只有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