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八百三十章 未来(2/5)

笑着搓了搓已经被风吹凉的双手。据他所知道,明末这场小冰河期要等到康熙初年才能结束。

    现在的北方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农业已经彻底崩溃,地里的庄稼歉收得厉害,大量破产农民逃亡,遍地都是灾民。俗话说得好:无农不稳。

    等到清初,天气逐渐暖和,农业得到恢复,国家才安定下来。而入关的满清才得到了汉民的认同,成为中原的主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熙之所以成为所谓的“千古一帝”,那是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好时期,老天爷都在帮他啊!

    如今,北京已经落到建奴手中,如果没有东南的财富和大运河的漕运,他们在北京也立不了足。

    如此一来,满清上层就有两个选择:一,和以往南下入寇一样,抢劫北京,席卷满城的金帛女子退回辽东;二,大军南下,进攻江南。

    第一个选择最简单,反正建奴乃是渔猎民族,每次南下打草谷,不过是为了抢些过冬的粮草而已。问题是,随着他们在辽东所占的地盘越来越大,治下的百姓中汉民所的比例越来越大

    。很快,满族就变成了少数民族。

    如此一来,后金很自然地从渔猎变成了农耕,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内无论是土地的耕作程度还是生活条件,都远远好过关外,没有理由再退回去。

    而且,这是建奴第一次打下北京这座同时代最大的大都市。城中的繁华已经耀花了满清上层贵族的眼,他们已经没有退回辽东苦寒之地的想法了。

    这一点,从他们进北京之后就开始跑马圈地,求田问舍上能够看出来。

    满清这一回是真的想做这片东亚大陆的统治者。

    那么问题又来了,北方已经破产,别说靠着北方的经济不足以支撑起满清政权。没有江南财富,没有漕运,北京城就会挨饿。

    他们要想在北京占住脚,就必须拿下江南。

    这就是历史的现实,是经济的力量。

    实际上,就真实的历史来说,满清当年攻占北京之后,上层贵族就好象刘姥姥进了大观院,开始迅速地堕落下去,只想留在这座地上天堂享负,对于战争也没有多大兴趣。也许,效法当年的宋金对峙,划江而治是一个好法子。

    可是,没有江南,北京就不能单独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