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九百零一章 军功授田(2/6)

>    如果立了军功,除了得到犒赏,在当年的夏秋两季税收上还能得到适当的减免。

    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百姓按照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被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这也无形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民户的地位高过军户、匠户。按说,叫流民入军户籍,若是在太平年月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如今乱世已经降临,能有一口饭吃,也顾不得那许多。

    不过,从民户一下子变成军户,不少流民心中还是有些抑郁,这一点孙元也是知道的。

    ……

    如此一来,整个扬州镇的军户就将身家性命牢牢地依附在孙元身上。如今的扬州镇除去民户不算,光吸收的军户就有四十多万,再加上孙元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官吏,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到处都是平整的土地和新修的土坯房,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

    骑着马走在官道上,看到这一片繁荣景象,即便被冷风吹得够戗,孙元还高兴地对身边的管陶说:“管老板,黄先生和你这两年干得不错啊,光安置流民这一桩就能记一大功。”

    黄佑从骨子里来说是一个典型的明朝文人,从小学的就是修齐治平那一套,长在政才。若是在军中训练士卒、在战场是临机决断,却是比不上费洪和傅山的。因此,这两年来,黄先生逐步淡出军队,执掌起扬州镇的民政,成为一众文官之首。

    实际上,这两年黄佑还干得真是出色。也让扬州镇在战乱连连的江北成为一方乐土。

    孙元这两年逐步成长起来,他对自己的在这个时代的定位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就是来做一个大军阀的割据一方的。

    如果说他孙元是三国时的魏武王曹操,黄佑就是他的荀彧荀文若,而傅山则是郭嘉,不对,这厮应该是贾诩那个老流氓。

    冷风扑面,雪花轻轻飞扬,鸡犬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安谧的乡村景象。

    但一阵喧天锣鼓和鞭炮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孙元一时好奇,就带着手下骑马缓缓地进了村子。

    这座小村庄显然是刚修建不久,到处都是簇新的房屋。有的民居用竹篾和黄泥糊成的墙壁还没有干,在村子正中心的空地上聚了上百人,所有的人都在用力地对着站在前面的那一排胸口挂着大红花的年轻人鼓掌

    。

    大约是从来没有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