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九百三十一章 意外的工作分配(2/5)

次也中了。”

    “呵呵,他也中了,不错,不错。”黄佑笑了起来,心情大好,挥手:“你下去拜见大宗师吧,对了,你家境贫寒,就别忙着回家,先去扬州镇报到,领个差使。毕竟,这一来一回,也须‘花’费。”

    周仲英大喜,忙磕了个头:“多谢监试官,日后还望监试官多多提携。”

    黄佑严肃地说:“我镇的官员升迁任免自有制度,每年甚至每月都有考核。颖川侯治理地方如同治军,最是不讲人情。某就算有些提携,也没有法子。但凡你心有百姓,实心用事,就不会有人抹杀你的功绩。”

    这一做派惊得周仲英“是是是”地应了几声,这才退了下去。

    扬州镇做事果然雷厉风行,当即就张榜公示,命中式考生去扬州镇经历司报到,分派官职,择期上任。由此可见,孙元手头的文官系统缺员到何等程度。

    这次考试,孙元当初其实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按说,以后世现代人的观念看来,八股文考试,录取的不过是一群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这种人去做官,又成的了什么事。

    不过,问题是,这个时代也只有读四书五经,写八股的人识字啊。你总不可能让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士兵去做县官,管理地方,征集钱粮,成天和数字打‘交’道吧?

    如果那样,用不了一年,整个扬州镇非崩溃不可。

    好歹也是知识分子,夹到碗里的都是菜。

    而且,科举毕竟是这个时代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扬州镇也只能靠这个法子吸收人才,收买知识分子。同天下各方势力争夺人才,争夺人心,争夺舆论。

    周仲英也觉得现在回西亭没多大意思,关键是没有路费啊!而且,如果能够先得到任命,‘弄’个官职回乡,这才算是衣锦还乡吧?

    于是,第二日,他就和同窗,如今又是同年的连祈年一到进了扬州镇军衙‘门’,进了经历司。

    说起这考试,周仲英之所以能中,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预先从连祈年口中套到了这科考试的题目

    。

    预先做了几篇文章,反复修改之后,背得滚瓜烂熟所至。

    进考场,所出的三道题目中,自己竟然打中了两题,顿时又惊又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