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千零四章 我喜欢吃午餐肉(2/4)

用兵都是在秋末,到时候北地冰天雪地,到那个时候你们就知道有一口菜吃的要紧了。

    为了平复士兵们的怨气,后勤部门有从扬州请了不少手艺高明的厨子鼓捣了许多肉食。比如红烧猪肉、回锅肉、豆子炖猪肉……大家都觉得这些重金请来的大师傅实在不靠谱,这样的菜我也会弄啊!

    不过,大家吃咸鱼吃得都快要吐了,如今总算见到了肉,也是非常满意的。

    而且这些玩意儿都是熟食,食用的时候非常方便,直接开盖用手指挖就是了

    。

    事实证明后勤部分的那些大老爷不会让大家高兴得太久,很快,后勤部就开始叫苦,说这些肉食得之不易,尤其是在这战乱年代,肉的价格昂贵得惊人。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出的馊主意,从福建那边采购来大量的土芋,也就是土豆。这种玩意儿周仲英以前也没见过,后来翻了半天书,才从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得知,此物于天启年间从海外传入中国,最早在华北、京津和山东一带栽培,以后逐渐推广到南方。

    南方都是水田,自然不可能用来栽种这种东西。倒是福建和江南山区有不少。

    这东西好吃,产量也大,不择地方,只要你种下去,就能有不小的收获。

    土豆弄回来之后,几个厨子将之煮烂,捣成泥,然后和上香料和上肉,凝固了,看起来红艳艳地,味道也是非常不错。

    侯爷还亲自为这种东西命名为午餐肉,说是晌午的时候吃,用来补充体力最好不过。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吃得上劲,说这东西不错,比城中馆子里的菜还香。回想起当初整天吃臭咸鱼的日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问题又绕回到后勤部们那些老爷们身上,这些家伙好象就见不得大家开心的样子。又以节约为理由,逐步降低午餐肉中肉的含量,从肉七土豆三变成肉无土豆五,到现在,只剩肉四土豆六。为了保持士兵的体能,老爷们就不断在午餐肉你加砂糖,弄到后来这种午餐肉变成粘糊糊的****黄,而不是起初那种鲜亮的肉红色,一看就叫人倒胃口。

    最他娘让人忍无可忍的是,后勤部们好想过将咸鱼加进午餐肉里,说是猪肉得之不易,水师每年的捕捞量那么大,难不成还要将捞回来的鱼都扔了。

    这简直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