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2/7)

获利前景不明朗姑且不论,光是这笔巨额投资也没人受得了。

    殖民地的人工成本比国内还高,到处都缺少劳动力。移民过来后,通常都是努力工作几年,赚到钱过后就跑去投资农场。

    这是德意志民族的习惯,后世美国的农场主都变成了德意志人,就是这种传统造成的。

    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解决前,殖民地工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当然,弗朗茨也不准备在殖民地发展工业。

    反正,奥地利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基本上都有先天限制,比如说:煤矿多的地方少铁矿,铁矿多的地区又缺煤。

    在交通问题没有解决前,在殖民地发展工业没有任何前途。除非是奥地利出现了严重的资本过剩,必须要对外输出,不然这些问题不可能解决。

    短期内最适合发展的经济就是农业,沿着河流两边开辟种植园即可,维也纳政府一直鼓励大家种植经济作物。

    尤其是奥地利国内没有,需要进口的工业原材料。比如说:橡胶园、棉花、棕桐油……

    (备注:橡胶不仅仅是做汽车轮胎,在汽车发明前就已经广为运用了,比如说:雨伞、雨衣、雨靴、塑料水管、武器装备的部件……

    用途非常广,在合成橡胶诞生前,基本上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

    情报头子泰伦汇报道:“陛下,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流亡美国的很多革命组织成员,都在近期返回了欧洲。

    包括匈牙利独立组织、意大利独立组织、波兰独立组织,这些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的革命团体。

    目前,我们只是查到了波兰独立组织的踪迹,他们几乎是公开出现的,在欧洲大陆募集资金支援波兰起义军。”

    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情报组织自然不可能掌握这些人的踪迹,毕竟信息传递太慢了。

    虽然1858年第一条跨洋电报都铺设了,真正实现连通欧美,还要等1866年第二条海底电缆铺设完成。

    (技术原因,不能保证随时畅通,有一定的几率出现错误)

    况且这条电报线还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只要联邦政府想要封锁消息,根本就传递不了,甚至有可能改的面目全非。

    不过进入欧洲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是各国政府有意封锁的消息,都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