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三卷多事之秋 第八十一章 诸境之上(2/3)

的规则,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规则,然而这毕竟是昊天的世界,大世界的规则不可挑战,那么战斗依然要依靠大世界的规则。”

    歧山大师说道:“所以对那些寥寥可数的真正强者来说,停留在知命巅峰和破五境而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对实力的提升并不大。”

    宁缺无法理解,说道:“能有提升总是好事,谁能抵挡住这种诱惑?”

    歧山大师叹息一声,又看了一眼灰濛濛的天空,说道:“你说的很对,这种诱惑确实太大,但也正因为诱惑太大,所以那些人才不敢迈出那一步。”

    “你可知道五境之上有哪些境界?”

    “天启,无距……我只听说过这两种。”

    宁缺回答道。这还是当年从渭城去长安城的旅途上。他听吕清臣老人说的。当时他还不能修行,如今已经是知命境的大修行者,但对于五境之上那些传说中的领域的了解,依然停留在这个程度。

    在书院后山他曾经问过,师兄们却觉得他的问题太过无聊。都没理会,此时似乎能够从大师这里听到解答。他不由有些兴奋。

    “典籍之中,超越人间的领域有很多种,你说的天启,便是西陵教典里记载最多的那种,无距亦是大神通,除此之外,曾经出现在典籍之上的还有佛家的无量与寂灭,魔宗的天魔境、道门的清静……这些境界均在五境之上,各有妙像,彼此之间却没有什么强弱优劣之分。”

    歧山大师说到此处,停顿了很长时间。

    “而传说里,在诸境之上更有妙境,便是最古老的典籍上也没有记载,只在一寺一观一门二层楼里口口相传,那便是……”

    “魔宗之不朽。”

    “佛门之涅槃。”

    “道门之羽化。”

    “书院之超凡。”

    ……

    ……

    秋雨淅沥,殿前渐寒。

    歧山大师把身上的棉衣裹的更紧了些。

    “魔宗开创不过千年,未曾听闻有人修至不朽,佛祖圆寂之时天有异象,应是涅槃,道门羽化相对较多,那便是民间传说里的那些神仙。”

    宁缺隐约明白了一些什么。

    歧山大师感慨说道:“数万年里,或者能有一人走到漫漫修道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