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八十六章 大幕缓缓开启(3/4)

望极高,谁都动不了他。”

    李珲圆看着宫殿上方阴沉的天空,脸色阴沉说道:“这个老家伙养了多年老,却始终不肯真正归老,他在朝中,大唐的军队究竟是朕的还是他的?”

    何明池沉默片刻后说道:“陛下想如何劝说许世大将军?我愿替陛下分忧。”

    李珲圆微讽说道:“当年青山叔叔看着许世都要避让三分,朕就算现在封你为国师,你又能拿他如何?南门观如果有这本事,还用得着屈居西陵神殿之下?”

    何明池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我相信,在陛下治下,将来南门观一定会发扬光大,压过西陵神殿,不至令大唐蒙羞。”

    “那终究是将来的事情。”

    李珲圆微微眯眼,忽然说道:“你们与西陵神殿毕竟是一脉所出,来往甚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联系到西陵神殿的人?”

    何明池微觉诧异,状若凝重反对道:“陛下,此事……”

    “朕知道这是在与虎谋皮,朕知道西陵神殿那些老神棍要什么,朕给得起,朕也很清楚自已要什么,朕却输不起。”

    李珲圆摆了摆手,阴沉说道:“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大唐太祖皇帝开国之初,也被迫与荒人签订城下之盟,受尽羞辱,但最终还是把荒人赶出了草原,像牛羊一样驱逐到极北寒域,受尽千年苦寒,朕将来必然也会率领大军踏平桃山!”

    ……

    ……

    夫子和唐帝先后辞世,在当时看来,唐人很平静地便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唐人见惯了生死离别,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在强悍的道路上狂奔。但事实上,唐人尤其是唐国上层的大人物们的内心,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那种变化甚至连他们自已都没有察觉到,他们不再像夫子和陛下还在人世时那般自信,那般直接,开始依赖于谋划,甚至开始寻求外部的力量。

    对于贺兰城里的数万唐军来说,这种影响则更多的是体现在情绪方面,尤其是当军粮开始管制供应之后,城中的气氛变得愈发低落。

    “雨停之前,已经派出三批传讯游骑,雨停后又派了几批,根据时间推算,应该最迟在后天,北大营的粮草车队便会抵达,娘娘不用太过担心。”

    汗青将军低声禀报道。

    皇后娘娘面无表情说道:“如果传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