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先生的书在广州、泉州卖得都挺好的,已经加印过两次了,只是……”文南不太同意罗有德的说法,毕竟这本书也有他的一半儿功劳,被别人说没人看他自己就不乐意。
“算啦,我也没指望他们愿意看,想让一些人改变这里是最难的,官越大越难改!”洪涛撇着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其实他自己都没对这本书抱多大希望,这只是他的一个小尝试,既然还能加印两次,这就说明有效果了,能让一百个人同意自己的主张,那就没白写。
“其实朝廷不光在打先生战舰的主意,他们还想铸造火炮。从去年年底开始,朝廷就调集了不少铸造工匠开始试制,具体进度我也不清楚,为了此事,郑相还曾经找过我询问火炮的细节,我以不懂为由搪塞过去了,我确实不懂!”文南点头同意了洪涛的观点,当初他到金河湾的时候,也是从心里看不起洪涛这一套东西的,只认为是凭借一两件物品犀利暂时获得了一些优势,不能长久。可是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他现在已经大部分认同了洪涛的理念。金河湾的发展过程他全看在眼里,与大宋相比,那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甚至更符合圣人教化里的某些观点。
“无妨,我不担心朝廷学会我的技术,其实我一直都在做的就是让大家慢慢学会,不是学表面、也不是学某一点,最好学一套走。可惜啊,事情不总都按照我的想法发展,但我并不灰心,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我最担心的是朝廷把火炮研制出来之后,一旦被蒙古国拿走,那就有点麻烦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战舰和火炮的技术我还得捂着,等彻底解决完蒙古帝国这个大威胁之后,再琢磨技术扩散的事情。”大概知道了蒙古帝国的火炮研发进度,洪涛对大宋朝廷的进度基本也就不担心了。就铸造和冶炼技术来讲,原来的蒙古人肯定被大宋甩好几条街,但架不住人家真使劲儿学啊。再加上中亚、西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食人的技术都被蒙古人所掌握,各方面一综合,恐怕现在双方都差不多了。蒙古人搞不出来,大宋朝廷也很难有什么重大突破。
文南没让洪涛等两天,他当天就和洪涛在小楼里聊了很久,认真的听完了洪涛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构想和对未来国家的展望,第二天中午就带着妻子和孩子登上了金河号。用他自己的话讲,洪涛这套东西正是大宋所有士人追寻的理想,尤其是君主立宪制,这简直就是在完成士人阶层几辈子的理想。既然在大宋这套理念还不能实现,那他就充当一次探路者吧,跟着洪涛去探索一二。如果侥幸获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