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炮兵操典》上规定的训练大纲要求,已经低于李永堂对炮兵们的要求。
《炮兵操典》毕竟是成文法,不可能随时随地予以修正。所以,从实际出发,在确保不炸膛的前提下,李中易授予了李永堂一定程度的训练自主权。
炮兵,原本就是新生事物,尤为需要敢打敢拼、敢冲敢闯的摸索精神。科学规律决定了,正因为有无数次锲而不舍的失败,才有可能奠定成功的基础。
在以往的训练中,李永堂和炮兵们,虽然不掌握风向对实弹射击的精细化影响。但是,实践出真知,只要多练习多总结经验教训,总会找到可靠的应对之策。
李中易以前的医院里面,其实有很多临退休了,还仅仅是主治医师的老医生。他们没有很高的职称,也没有很高的学历,更没有硬扎的靠山。
但是,这些人里面除了只会混日子的庸医之外,也有不少掌握着独门绝活的老医生,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在长官、协会和媒体面前出头露脸罢了。
接诊量常年居高不下,反复总结药方的疗效,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是这些低职称老医生们,真正花小钱治大病的基础
同理,神炮手、神枪手和卖油翁一样,很多的实战规律,都需要从手熟之中去寻找。
李中易的严令让李永堂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一丝不苟的挨个校正每门炮的射击角度,直到满意了为止。
李家军的神臂弩,有望山辅助,增加的是射击的精度。火炮的技术更高端,也更复杂,测算射击仰角的刻度计,就是一把长约三米的木尺。
根据三点成一线,抛物线运行轨迹的基本原理,炮架会被垫高或是放低,计算的整个过程,既包含了李中易传授的数学知识,也有炮兵们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规律。
日常的训练中,李永堂细心的发现,由于12磅炮的反作用力太大了,在发射的瞬间,炮架或是身管,都会因为抖动或是后退,产生极大的射角误差。
发现了问题,并不等于就可以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了。
就在李永堂一筹莫展的当口,李中易命他把6磅炮弄上战船作实验的时候,水手们将6磅炮的炮身底座,架到专用的滑轨上,又用粗麻绳牢牢的捆扎住炮架的身管和尾部,这就极大的缓冲了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作用力。
李中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