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870章 事发(4/7)

    “我可听说了,讲武堂又要招人了……”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咱们的谢副队正过几天就要去报道了……”

    “谢副队正进了讲武堂,你这个什长,是不是该检校副队正了?”

    “哪有这么容易呢?本队一共六名副队正,僧多粥少的情况,上边肯定要出题考核的。”

    “整个大周的禁军之中,唯独咱们大帅麾下的晋升考核最是公正公平,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达到了标准,便可获得提拔。”

    “可不是么,我的连襟就在虎翼军中,他们那里就没有考核的说法,升不升官全凭上司的一句话。”

    “咱们军中的考核,可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说了算的,除了本军的长官、镇抚,另外还有军法司和参议司的人参与其中,按照规矩,还要上查祖宗三代的履历……”

    李中易微微翘嘴角,可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说了算的,这句话恰好说中了他的心思。

    在军队中的下克上,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于落后的人事提拔体制造成的恶果。

    远的且不去说它,单说晚唐时期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就是利用节度使的巨大权势,让部下们只知道感恩于他,而眼里完全没有朝廷。

    李中易于建军之初,为了彻底下克上的风险,早早的就刻意制定了严格的人事提拔奖惩制度。

    在李家军中,若想提拔队正一级的军官,至少要经过如下几道关口,指挥使提名,镇抚初审,军法司会同参议司复核,进入讲武堂学习深造,毕业后由李中易本人签发命令,转任中军侍从官至少一年,再分发到别的部队里就任队正。

    程序上虽然有些复杂,但是,这种人事安排既避免了任人为亲的不良裙带风,又比较公平的提拔了有用之才。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提拔的军官,经过讲武堂的培训和洗脑,又被安置在李中易的身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熏陶之后,其向心力绝非同时代的任何一支部队可比。

    别看郭怀远在灵州,灵州军的军官提拔任用机制,也都是照此办理,绝无可能出现郭怀一手遮天的可怕场景。

    李中易听了一阵子壁角后,这才扭头问杨怀中:“那人知道已经事败了么?”

    杨怀中摇了摇头,小声叹道:“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破绽百出,马脚早就露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