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突厥庆功(1/4)

    马邑郡地势纵深,长约千里,而且地形南北差异极大,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中部便是属于太行山余脉的武周山和纥真山,将马邑郡拦腰阻断,莽莽群山一直向西延续到黄河边,几乎形成一个完美的山势包围,从地理上将中原和草原分隔开来。

    但莽莽群山中又有着无数条贯穿南北的通道,窄处不足一里,宽则数十里,正是这些通道,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杀向南方的捷径。

    此时隋军在北方边境已经部署了二万余人,由代州总管李靖统帅,李靖将两万余人分为三军,西面约五千人守紫河一带,那一带山峦低缓,地势平坦,是突厥军南下常走之路。

    另一军也是五千人则防御雁门郡,主要是守住军都陉,严防突厥军从军都陉杀入河北。

    李靖则亲率一万军驻守云内县,云内县也就是后世的大同,处于一个巨大的盆地之中,以丘陵和平川为主,北方则以武周山和纥真山为天然屏障,阻挡住了北方寒风南侵。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云内县内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土地肥沃,数十条河流纵横其中,是马邑郡中部少有的农业区。

    也正是如此,云内县数百年前也曾为了北魏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高大坚固的城墙、精美的宫殿古楼和无数的佛寺雕像。

    云内县北方的山脉虽然挡住了寒流入侵,但武周山和纥真山之间又有一条宽约数十里的天然大通道,使北方的山峦屏障无法阻挡胡骑南下,云内县北方二十余里外的白登山,便是当年匈奴大军围困汉高祖刘邦之地。

    十几年前,隋帝杨广曾征发数十万民夫重修长城,但长城还是挡不住突厥大军南下,当年的雁门之围,数十万突厥大军便是从一个个长城隘口中杀入。突厥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攻城之术,长城便渐渐失去了防御的作用。

    云内县城头,李靖目光沉重地凝视着北方,尽管乌图部已经三次派人来求救。但他依然按兵不动,他手中只有一万军队,根本无法和数十万突厥骑兵在草原上鏖战,只能是全军覆没。

    如果他的军队被击溃,那么突厥大军就不会再有任何阻挡,将长驱直入,马邑郡的民众将遭遇灭顶之灾。李靖审时度势,他知道自己此时的任务是拖住突厥军南下,为马邑郡民众南撤争取时间。

    这时,旁边副将李海岸低声道:“总管,会不会突厥军队只是为了剿灭乌图部,然后他们便撤回草原,毕竟这是冬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