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德国鲁尔,一架架直升机落在了停机坪上。一个又一个人下了飞机,他们或西装革履或军容整肃,一看就是各种高端领域的高端人士。这些人走入了风格硬朗的一家工厂,正是机甲猎人在欧洲的生产总基地。
虽说是工厂,但和普通概念上的工厂完全不同,这一座工厂简直就是未来科幻风的半地下式基地。零件由欧洲各国事业体生产,最后汇总到鲁尔工业区进行最终的装配。这个在二战时期精于重型军工的国家,在此时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鲁尔机甲工厂,是全世界最顶尖、质量最有保证的机甲主机厂之一。
今日第六代机甲下线仪式,邀请了无数所谓的巨头前来观礼。上午十一点,最后一架大型直升机降落。舱门打开,杨绮一马当先,科斯特紧随其后,最重要的两人也已经到达。
鲁尔工厂最高负责人亲自迎接,一路引领者杨绮进入了工厂内部。
“尊敬的副理事长和科斯特总司令,以及各位先生,大家请看,右手边就是我们鲁尔工厂的主要装配间。”自动悬梯上,负责人用带着德文腔调的英语介绍到:“两位可以看到,生产线上还有三台正在装配中的机甲,这三台也是六代机甲。通过机身骨架我们可以看出,六代机甲的尺寸和五代机甲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性能上却有重大突破。”
众人看向了悬梯右边的车间,整个就是一个深几十米的大坑,有无数机械手和工人正在忙着工作,啪啦啦的焊花像瀑布一样垂落。
“第六代机甲在探测、精神同步、材料强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最主要的突破是动力系统。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动力炉结构,六代机甲使用了单动力炉的设计。”
“单动力炉?”后面有人疑惑道:“从第二代机甲开始就舍弃了单动力路,第六代怎么拾起来了?”
负责人侃侃而谈:“其实就作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来讲,单动力炉比多动力炉优越的多。多动力炉出现的前提是单一的动力炉无法驱动整个机甲。五代机甲有五个动力炉,围绕这些驱动中枢的防护、冷却、稳定、支撑、应力等结构会占用巨大的空间,导致机甲的出力不足。在战斗中,一旦分动力炉受创,甚至会导致肢体瘫痪和爆炸。在我看来,这是很愚蠢的设计思路。”
人群中有人面色尴尬,想来是五代机甲的设计人员。
负责人拉了个仇恨后继续道:“在六代机甲上,我们完全解决了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