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二章神秘的血光(2/4)

职博士的人不少,这些人有钱有资源,他们已经功成名就了。

    这些人就想弄个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学位,在国外这些人只要捐钱,就可以得到名誉博士学位。有些专门做文凭生意的公司,直接可以发学位。

    咱们国内比较保守,还需要进行象征性的博士考试。

    他们提前一年就找好导师,开始请客吃饭看电影送钱。这些钱起码要几十万,他们进入的都是名牌大学。这些人的博士从头到尾都是轻松的不得了,背背答案送送红包,最后找个枪手写论文,就能顺利毕业了。

    那些拈酸吃醋的穷博士,认为这些人以后会当导师,压榨那种真正从本科一路考考试读上来的学生。

    只有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才会相信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穷学生会给这种关系资源户写论文,其实这些人根本不了解教育体系。读在职博士的这种人,根本看不上大学的教工职位,哪怕是名牌大学的职位。

    这些人有权力和金钱做护身符,他们轻轻松松在商海里搏击,在各种岗位占据优势,如鱼得水。他们的道路之顺利,不是我们可以想像的。他们也看不上那些所谓一路考试读上来的农村学生,他们的文笔晦涩,发表出来很难。人家有的是钱,找的是专业的枪手,或者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的高手。

    那些拿钱请人写论文的,虽然没有写作的能力,但人家有的是财力,他们要的就是一张博士文凭给自己镀金。

    那些农村出生的同学家庭不富裕,没有家庭的经济支撑,甚至家里还需要帮衬。

    周大全的穷困生活加重了他的思想压力,他经常念叨如果不能毕业不能拿到毕业证书就真的是死路一条。

    我很理解他,也很心痛他的处境。其实,柳钟钧收的学生质量还算可以,还有的博导搞得更过分的,反正他们办法比困难多,自然有办法达标。

    有次,我和老爷子柳钟钧聊天,他说“我学生的资源还比不过同批也去疏通关系进去的人,这种资源户一大把一大把的。人家就不是为了做学术,不过他们头脑灵活,出手大方。比那些没什么本事的书呆子强多了。”

    柳丽淇说“他们不过是钱好罢了。”

    老爷子柳钟钧说“那些出生贫寒的人,受点委屈就以为自己在吃苦。他们以为别人全是关系户。他们以为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