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78章 此乃天意啊!二更!(4/6)

 很快,考题下来。

    武植看向考题。

    这考题是属于大学里的内容,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但凡读过书的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越是这种简单到容易的题目,想要写出新意就难了。

    一个人或好或坏,明德本性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明明德就是始终保持警惕,让自己处于清醒的认知状态,让本性一如既往保持清明状态。

    王阳明这样认为: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是让君子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待他人,做到真情实意。

    至善也就是永远不能舍弃至善。是从我们出生时已经具备的善,通过修养而致力于达到无一毫人欲之私。

    这考题想要写出让人眼前一亮,倒是有些难度。

    在稳中写出关于变革的思想,写的不对,立刻就变成了陷阱,只有以奇制胜才能越众而出。

    武植想了想,便开始提笔了。

    如何亲民,就需要从如何管理天下做文章了,不然何以亲民?

    就要写出变革,以施天下,还不能是硬扯的那种。

    管理天下,作为君王希望自己独权,作为臣子希望权在手。

    而宋人是比较反对君王专权的,让曾布看的文章,自然是写宰相是天下读书人科举而出,代表公道,君王虽然无上尊贵,去也不能兼宰相权。

    宋人认为,君王当垂拱,以权赋宰相,以监测之,就是要放权给宰相,共同治理天下。不可独立专行!

    但对于宋徽宗而言,你写这样的文章,他看了之后肯定不喜。

    这家伙喜好面子,身为君王自然是一力独断,宋徽宗不悦,虽不会杀了你,但进士怕是得不到了。

    所以如何写的让曾布觉得好,又让皇帝不敏感。

    就要看功底了,不能写的太直白。

    对于曾布,武植依然是变革之意打动,引起共鸣,和上次立意一样,但不能一成不变。

    对于宋徽宗,武植自然是要用瘦金体来将其打动了。

    其实,对于拿到第一名状元,武植也不敢说自己绝对就行,但该怎么答题,还是要思虑再三的。

    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