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意了,没有闪(2/7)

救活这个男童的意思。

    唐苏凡慢悠悠的嘴角一勾。

    还什么狗屁缘也命也?

    有意思,装什么修道之人装到他这儿来了——

    不知道装神弄鬼跟小爷论资排辈你俩还得跟在后面吃屁吗?

    当初皇帝和俩国公都得被小爷……

    咳咳,往事不提,往事不提。

    再说,修道之人大白天一身酒气,眼睑黑浮,肾虚体亏,糊弄鬼呢?

    唐苏凡顿着步子,暼了一眼,慢悠悠的说道。

    “原来这样啊,我看这小儿不过生了些幼儿风寒罢了,也不是什么大病。”

    “小子就能有法子给他找到个好郎中治好,既然道长也是善心成全,不如交给我吧,人家母子倒时候还能够相见,总好比过跟你山上吃土来的强……”

    唐苏凡暼见一眼那孩子的症状。

    这孩子除了感冒之外,不断咳嗽呛鼻,可能再加上一个呼吸道感染。

    小儿的呼吸道本就稚嫩,但这些真的有心要治,花费一些药石钱,或者有时候一些后世常见的土法子就能治住。

    但在唐代,这个年代,整体医术的水平很差。

    比后世人想象中的,还要差太多。

    《抱朴子内篇》中有云:“医多承袭世业,有名无实,但养嘘声,以图财利。”

    张籍《赠任道人》:“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

    在这个时代,庸医医术水平极差不说,治病抓药经常能让人倾家荡产。

    这种现象,自古有之,古比今尤甚。

    因为人命钱,才是最好赚的钱。

    唐苏凡来这大唐已经一年了,早就见怪不怪,一般百姓,得病了,一般的病,不去医馆痊愈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

    去了医馆,弄不好自己的命就没了。

    这种思维,听起来荒谬,唯心主义。

    可是在当时,确实是符合着社会民情的一种较为明智的做法。

    莫非到了这种小儿之病没有办法的时候,找不到有真正医术的大夫,不如不去治。

    吃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