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八章 曹操与许攸(2/3)

,留下三个孩子,也不知能不能重振家风。”

    “怎么?孟德担心他们三呀!”

    许攸斜眼看去,摸起小胡子,眼神中意味不明,很有一股调侃的味道。

    曹操不动声色,呵呵道:“某记的那三个孩子,从小就文武双全,袁家治易,不知他们学了多少。”

    许攸“嗤”的一笑道:“袁家家学莫说那三个孩子,就是本初和公路都学的不精,否则也不会双双败亡,成全了孟德。”

    曹操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摆摆大袖笑道:“闲谈而已,子远玩笑了,某也是关心旧友,家学不说,说说武艺吧,不知他们是跟谁学的,子远可知道?”

    袁家四世三公的根本是易经,后来还出了个易学大家袁天罡,这时代的贵族掌握着知识,袁家正是精研于易经,才代代人才辈出的。

    “武艺呀,袁谭、袁尚是颜良、文丑教的,袁熙嘛,本初一向不重视他,好像是张郃吧,高览也教过几次但不经常。”

    许攸当然清楚袁家三兄弟的状况,作为袁绍最信任的谋士,很早就跟着袁绍了。

    中平九年,袁绍逃出京城,许攸就主动找上他,为他出谋献策,讲道理,袁绍前期许攸的确出了不少力。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袁绍当上盟主正是许攸的谋划,谋夺冀州同样出力不少。

    只是此人人品太差,贪鄙成性,袁绍壮大后,谋臣如云,自然就不再只听他的,还几次告诫他不要惹出事来。

    官渡之战时,他的家人又上下其手贪污,被审配抓个正着,不知变通的审配把这事天捅到前线袁绍那。

    结果许攸怕了,怕袁绍找他算账,索性投降曹操,并献上火烧乌巢的策略,一举坑了袁绍。

    这还不算,那时候袁绍还不知道他投降曹操,他更是一不做二不休,撺掇郭图、淳于琼等逼着张郃、高览去劫曹操大营。

    两位河北大将,就这样被逼着只能投降曹操,因为劫营失败,回去袁绍不会饶了他们。

    刚刚经历乌巢大败的袁绍,不得找个替罪羊啊,因此张郃、高览投降纯粹是无奈之举,这时代有操守的人,是不愿背主的。

    你看吕布为何举步维艰,正是因为背主之事被世人厌恶,他自己其实也知道,不然张飞一句三姓家奴,他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