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国策(1/4)

最新网址:wwww.31bz.net
    第一百二十三章国策

    朱元璋三令五申,严禁高利贷,定死利息上限,但是有用吗?

    何夕推行完善货币体系,从而降低贸易成本。对整个大明都是有好处的。但是随即要带来的,会是很多金银铺的倒闭,毕竟,都是一个体系的货币了,根本不需要货币之间相互兑换了。

    也就不需要金银铺了。

    而银行也是可以放贷的。放贷价格自然是要符合大明政策的。

    虽然说,大部分百姓不会直接到银行贷款,但是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在那里放着,直接压低的全国的利息。甚至何夕可以预见,很多有资格的人,会从银行之中贷款,然后再转贷出去。

    赚里面的利息差。

    但是即便如此,有人做这样的事情,利滚利,九出十三归,不敢说不会有的,但是普通百姓贷款的渠道一定会增多了。

    这都是好事。但对某些人却不一样了。

    这里有强烈的利益冲突。

    而且不局限于北京,很多地方何夕都是鞭长莫及的,只能看朱元璋的心思了。

    ------

    朱元璋看着手中红色托盘上,银元与铜币,还有各式规格的银票。

    银票最大的名额是百两,再高就没有了。不过可以直接去银行开支票。每一张银票都印刷精美,每银元上更是有大明银元,背后有一元的字样,而铜币也分大小。大铜币,当百文,小铜币当一文。而大明之前所有的铜币,在今后都会回收重铸,今后,只有这一种样式的铜币。

    除却铸造年份不同之外,没有其他区别。

    也就没有某某重宝的标注了。

    朱元璋细细看着这些,忽然回想到,很多年前那一个晚上,已经他从何夕身上找到那一张红色的钞票。心中一动,从这几套方案之中,找到一套以红色为底色的设计。说道:“就这一版吧。”

    随即令人草拟诏令。

    内容有三。

    第一,从即日起,各地百姓可以拿着宝钞到银行兑换银元纸钞。以及银元。洪武二十八年冬,宝钞正式废除,从此不许流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