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七百零七章 惭愧(2/4)

 “来来,请喝茶,”冯一平热情的招呼大家。

    “看起来,这个小镇里的那些工厂,主要都是你投资的?”布林一直在想冯一平为什么在这里会这么受欢迎,转了一圈下来,终于有了大概的猜想。

    “前两年,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是由我投资,后来慢慢的,本地的居民,还有外地的商人,也纷纷在这里投资设厂,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冯一平说。

    “之前这里是什么样子,”俯瞰着下面的这个蓬勃发展的小镇,贝佐斯问。

    “不比这一路经过的那些小镇好多少,”冯一平说,“平均下来,大多数家庭成员年收入,如果折算成美元,不足500美元,”

    冯一平这还是往高里说,过去的03年,他们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刚刚突破4000块,就说这个数据没水分,他们这个地方,在4000块的基础上打个对折,也就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年有个8000块的收入,那都是很理想的状态。

    他现在提高到了近500美元这个档次。

    其实在他们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之前大多数人的人均收入,比较符合国家制定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是人均637元(03年标准)。

    “整体来看,类似我们这样的地方,我们国家目前还有很多,”

    连乔布斯都有些动容,“美国的贫困标准,好像超过了5000美元?”

    “不能比,”冯一平笑道。

    就按5000美元来说,现行汇率在8块1左右,那就是折合人民币,超过了4万块。

    这个数据,就是放在10年后,全国也只有不多的几个地方能达到。

    “我们要考虑实际购买力的因素,”贝佐斯说。

    乔布斯这时却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定价,是不是太高了些。

    “现在,镇里在嘉盛上班的员工,年人均收入,都超过了4000美元,”金翎介绍道。

    “几年前,这个镇是什么样的?”佩奇抱着手,站在围栏边问。

    “好像镇政府的网站上有,”

    不一会,那台连着网线的电脑,就在几位大佬的手里传来传去。

    有对比才有鉴别,他们看着五里坳之前那凋敝萧条的照片,再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