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六章 堂姐出嫁 下(2/4)

经受过这一番磨难,此时看着另一个兄弟倒霉,很无良的笑的很大声。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进了房,当然不会就此结束,里面依然还是有女的在等着他,只听又喧闹了好一阵,送出了红包,好话说尽,才把穿着一身红衣的玉华姐接出来。

    这一幕其实也是对等的,现在娘家人为难新姑爷,等玉华姐到了婆家那边,照样是有人变着法的闹洞房,为难新媳妇。

    玉华姐一边走一边止不住的掉眼泪,二伯母倚在门口,也是一把一把的抹眼泪,旁边几个妯娌也眼红红的,在围着劝她。

    小的时候,冯一平看不懂、也看不惯这一幕,好好的喜事,还哭哭啼啼的干什么,觉得这是矫情和做作,长大后,他才慢慢的有些明白。

    实在话,客观的说,除了极少数招人入赘的,其它绝大多数的女人,生下来就比男人压力大,因为她注定了一生至少要适应两个家庭。

    特别是像玉华姐他们这样的,不是自己谈恋爱,而是靠媒人做媒结婚,嫁过去以后,还要和公婆住在一起,从亲娘老子的女儿,变成公婆的儿媳妇,又是不舍,又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没把握,哭哭很正常。

    至于二伯母,她的难过,就好理解的多。

    两边扶着玉华姐的,现在是两个小姑娘,小声劝着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手绢,给她擦眼泪,也就走几步,到了人多的地方,玉华姐就忍住了不再哭,当然,眼睛还是有点红。

    conAd2();

    在农村,关于哭嫁,也有说法,那些伤心不起来,一直笑的姑娘,大家会说,这姑娘,要么是没心没肺,要么是太想男人。

    但是哭太多也不好,一来这总是喜事,影响气氛,二来,主要是婆家迎亲的就难免有想法,这是不愿意,还是担心到我们那去受苦?

    跟着那一对新人,人都动了起来,冯家这边的人忙着抬嫁妆,冯一平背着一个高高的脸盆架站在最前面,大伯先过来嘱咐一句,“不管遇到什么事,不要回头,不要转身!”

    之后冯振昌、四叔也都来说同样的话,几个堂哥也一个个的嘱咐他,他耳朵都听起了茧子,没办法,农村办喜事,有好多约定俗成的禁忌。

    比如现在,他这个送亲的领头人,如果走在中途,转过身来向着来路,那就不是个好兆头,意味着这对小夫妻会走回头路,将来有离婚的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