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七十八章 掉坑里的王金菊(2/3)

r>    “林慧。前两天去她家拜年的时候,姨妈跟我说的,说也是在南方的时候。认识了他们公司做财务的一个大学生,哦,对了,那个大学生好像就是市里的,去年下半年,就已经跟着林慧回去了一趟,好像现在正在市里装房子,准备结婚呢!”

    “啊,真这么快?”黄静萍有些惊讶。又有些莫名的情绪。

    “吃惊吧,当时把我跟王昌宁都惊到了。”

    “其实也不奇怪。林慧在学校里的时候,好像不是去读书。而是专门谈恋爱玩的。”

    说到这里,黄静萍在他身上轻轻打了一下“我跟你说王金菊呢,这么扯到林慧身上去了?”。

    “怪我,你接着说。”但凡逛过论坛的,谁不会歪个楼呢。

    “年前看到我的时候,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说她进的那个服装厂,一进厂大门,就被没收了身份证,还签了一份合同,然后吃住都在厂里,一周七天,平均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一个月才有一次打电话的机会,而且旁边有人监督着,差不多半年后,才联系上了一些附近的老乡和同学,把她们抢了出来,做牛做马的半年,结果工资一分没拿到手。”

    在冯一平听来,这样的事其实已经不是新闻了,这几年,好多被社会赋予了“农民工”称号的,内地去沿海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其实说白了,和后来的“黑砖窑”性质差不多,只不过工作地点不在郊区野外,而是在各个开发区里,工作环境,也比砖窑里好一些,但工作强度应该不相上下。

    conAd2();

    至于说维权什么的,他们哪里有那个时间精力和渠道,更没那个钱,况且,进厂时签的那份合同,肯定是对厂方有利的,打官司都不一定打的赢,只能当吃一堑长一智。

    要知道,即使是再过十多年的时候,连总理都亲自过问农民工的欠薪问题,你想想,这个问题得有多大?

    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说那些无良的老板和厂家,送他们出去的各职业学校也没尽到职责,给学生找了一个工作后,就算做完了自己的工作,完成了承诺,别提还有跟踪服务什么的,可能送出去的学生,在他们找的接收的那个厂,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就觉得不满意,辞职后自己出去找路子,然后就一头撞进了这些黑工厂里。

    父母也没尽到责任,山沟沟里的他们,只是看到那些外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