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总结表彰大会(2/4)

县人民广场重建,又是一轮集资,当然,县里的集资,是以吃财政饭的人员为主。

    他读中专的时候,市里筹建一座跨江大桥,强制性的要求所有在编的、从财政领工资的人员,每月扣发工资的10%,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可能那几年各种集资太多,这一刀又切的太狠,引起的反弹也很大。一度有几百人围堵市委市政府,还有些人去省里请愿,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那座桥,应该是在下个世纪初,市里财政状况好转以后,才建起来。

    同样,梁家河中学的教学楼,冯一平没有记错的话,这一次也是不了了之。直到他中专毕业,参加工作,才赶在这个世纪末,建了一座三层的教学楼,至于宿舍楼,那更要等到21世纪才建好。

    唐少康爸爸在镇里上班,也是吃公家饭的,这两年估计没少被集资,所以对这样的事,比一般同学更敏感些。

    冯一平当然不会跟他说,不用担心,这一次的筹建最后无疾而终。看到唐少康旁边的张秋玲不再和黄静萍窃窃私语,一心留意这边,于是装作很惊讶的看着他,“集资怎么了?集资不也应该吗?学校的硬件好起来,和镇里的中学一样,那些水平好的老师才可能同意调进来,对提高我们的成绩也有好处啊,这点觉悟,我们家里人还是有的。”

    唐少康疑惑的看着冯一平,不知道他是真不懂呢还是真的风格高,欲言又止,心里却有些鄙夷,还是农村的,终究眼界不开阔。

    领导们发言之后,是这次会议的重头戏,各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上台领奖。

    因为是一年级一班唯一的三好学生,冯一平有幸第一个上台领奖。三好学生的奖由校长颁发,这也是校长第一次和冯一平面对面,他打量了一下,冯同学瘦瘦的,微黑,短发,有张棱角分明的脸。整体看起来很精神,潮气蓬勃。衣服穿的厚,外套是羽绒服,脚上是牛皮鞋,看来家里条件也不错。

    从校长手里接过奖状和奖品时,冯一平略带腼腆的,笑着和校长对视了一眼,虽然也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老狐狸的校长,顿时觉得这个学生果然有点意思!

    跟着上台的是黄静萍,她和唐少康,张秋玲是优秀学生。同一个方位走上台,他们两个有点正对着走的意思。冯一平见状忙向左边让,黄静萍同时向右边让,两个人还是正对着,于是冯一平朝右边让,谁知黄静萍也向左边让,还是对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