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三百四十一章 匹配(2/4)

果不出意外,只能是工行。

    工行是国有四大行里,国际化最快的一家,应该也是外币资产最多的一家。

    他也希望借这样一个机会,和工行搞好关系,那说不定,等工行将来上市的时候,也能进行一些战略合作呢?比如,有机会购进一部分原始股。

    “呵呵,国内有信心进行这样额度融资的公司,同样不多,这样的额度,倒是很匹配我们的身份,”金翎笑着说。

    冯一平猜得没错,这会,那四大行也都在纠结着。

    这么大的生意,银行想做吗?当然想!别说最多20亿美元,就是200亿美元的生意,他们也想做。

    只是,现在的四大行,远没有后来的那么牛气,其它的三家银行,美元资产有限,研究以后,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和其它几家联合,风险共担的方式。

    工行,是最纠结的那家,因为他们的外币资产最多,有能力独力承担这样的一笔业务。

    高层会议上,信贷管理部力主独立承接下来,“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要是其它的公司提这样的要求,我们多半不用理会,但嘉盛集团的总体实力,大家有目共睹,在国内至少名列前茅,摒除那两家上市公司,只说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固定资产,就非常可观,”

    “他们这次融资的目的,是准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部的发言,“这更降低了我们贷款的风险,”

    他们都很兴奋,都想做这笔大生意,金翎认为20亿美元的贷款,符合嘉盛的身份,他们也认为,20亿美元这样的大生意,才跟工行的身份更配。

    “问题是,去年底,我们外币贷款余额还不到200亿美元,2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资产负债管理部的说。

    “受**的影响,这两个月,国际结算业务量和结售汇业务量,也在下降,”

    要是20亿人民币,或者是哪怕100亿人民币,对工行来说,那都不算事,可嘉盛要的是美元,按现在8.2767左右的汇率来算,他们要贷款的额度,整整超过150亿人民币!

    “今年的外币资产肯定会增加,这是毋庸置疑的,”主管信贷的副行长说,“嘉盛集团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个优质客户,一个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应该轻易错过,继续跟进,一定要以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式达成这笔业务,而且,关于风险,完全可以在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