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二八八章 爆炸肥的肥缺(1/4)

    长安城造,说白了,就是补城墙、修马路,规划城市建设的一个小衙门口儿。

    这也就是放在长安这个都城,要是下面的州县,一个城造监连个品级都混不上。

    那么话说回来,小小的一个长安城造监,怎么弄的大伙儿都这么紧张呢?

    那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

    放在以前,城造监就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鸟不拉屎,乌龟不下蛋的鬼地方。

    可是换了现在,特别是大周朝取消了宵禁,废止了坊市制度的初期,城造监就成了大周朝最肥的衙门口儿。

    民间戏言:给个宰相都不换。

    听明白了吧?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吴宁自己。

    九年前,他上了《醒世方》,让武则天废止了禁宵和坊市制度,开始大力发展商业。

    这有点像八十年代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跨越。

    原本只能在东西两市经营的商家,可以把店铺开到街头巷尾;

    原本正街两侧,除了官宦人家才能面街开的大门,现在普通百姓也能临街出入了。

    这样的的变化会对民生百业带来什么影响,也许只有后世的中国人才能真正体会。

    结果就是:临街房舍爆炸式的增长。

    没过几年,所有的临街位置、商业用地,地价飞涨。

    打个比方:

    原本洛阳的御街两旁,除了太平公主、武三思的梁王府、武承嗣的豫王府,就只有坊墙。

    普通老百姓就算住的是临街位置,可是面向御街这一侧,也只能是一堵高墙。

    别说临街铺面,你连开个大门都不行。

    依制只能在坊市处开门,走坊街绕一圈,才能上正街。

    可是现在呢?

    坊市已经不存在了,谁家都能在街边开门,甚至在街边建屋。

    这是多大的差距?

    大周御街,天下中枢,又是多大的人流量?

    致使御街两侧的地价,短短九年间,上涨百倍不止。

    九年前,洛阳城最好地段的一处一亩宅院,不过700贯大钱。

    而现在,御街两侧、包括北城的临街大铺,起码十万贯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