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惠民药局是为平民诊病卖药的官方机构,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
洪武七年(1374年),又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工匠、军人及其他老弱残者,都是收养对象,院中有医官担任治疗。《明史》记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靠者,月给
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养济院穷民各注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所需物资由所在府、州、县按时供给。
制度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明代以“士”为首,那些郎中能有多大的作为,都是单打独斗,惠民药局流于形式,无药可发,养济院里的民众是苟延残喘,时有饿死现象发生!
待到新明建立后,仿照东南国的公共医疗制度,把越来越多的民众纳入了“医保”的范畴,至少吃公家饭的家庭和交了“医保费用”的家庭是可以放心就医的,至于其他人等,还做不到全覆盖。
东南国则实现了医保全覆盖,所有的民众都有医保,虽说分了档次,可全民医保是敢大言不愧的。
而在外蒙古,提前实现了全民医保,对在蒙的明国军人与民众进行医保,所有的部族人也给医保,生病必治!
为此,加大了药物的运输量,再大兴土木,建设医院,仅库伦城就有五家大医院,病床数达到了一万张,而当时库伦城居民数不到三十万!
“这样我们的支出很大啊!”朝廷作出这样的决定时,有官员忧虑地道。
“不必担心!”主持此事的大学士堵胤锡温和地道。
“对于戎边、支边的军民,我们对他们负有重大的责任,要让每一个外蒙古的军民安然无恙地回到家乡!”堵胤锡说道,所有的官员一致点头,没人有异议。
外蒙古开发、守边之艰苦是官员们都清楚的,怎么能够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呢?!
“对于那些部族,我们是将取之,必先予之,当他们适应了我们给予他们的生活环境时,他们还能够跑吗?”堵胤锡说道:“外蒙古部族人桀骜不驯,我们既要用枪炮镇压他们,也要让他们看到跟随我们的好处!”
他的脸上展露笑容道:“不用我们花费太多,中药的良药苦口,他们还得有个适应过程呢。”
堵胤锡说得不错,部族人生病后习惯于去求神拜佛,请的是巫医去跳大神,到寺院里向神佛祈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