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2/5)

谯、历阳等地城垣残破且小,不足以坚守,滁州城稍大一些,但物资有限,距离长江北岸又逾八九十里,易为敌军围困。
    棠邑虽非大城,但作为金陵北岸的门户之地,城池却颇为坚固,距离长江主干道约二十余里,到夏秋水涨之时,北岸没有大堤的阻止,江水甚至会漫溢到棠邑城下。
    棠邑能够固守,不惧被围困。
    即便韩谦不点明他要据石梁正南方的棠邑城收拢南逃流民的心思,诸人也都觉得应该固守棠邑,也都知道,哪怕叫陛下根据当前的形势审时度势,也会下旨令他们坚守棠邑不退。
    既然要守,接下来就要讨论怎么守。
    江州兵战斗力差禁军一些,但周惮约束甚严,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人数仅有三千。
    即便叙州水营来援,仓促间只能抽调两千精锐,怎么都难以跟总兵马极可能会超过二十万的敌军在长江北岸相抗衡。
    即便有坚城能守,也不行。
    棠邑作为淮西最先收复的城池,也是世家宗阀及朝中官宦最先派人过来圈占田地的地区,战火威胁到长江北岸,附近村寨能聚集城中的青壮就不下万人。
    虽然这些人多为世家或朝臣的家仆、家奴,但紧急时刻没有讲规矩、留情面的道理。
    同时棠邑北面淹留洪泽浦以南、樊梁湖以西的流民数量更多,要是都能吸纳进棠邑,少说又能提供两三万青壮男丁。
    为防止敌军警觉后会分兵拦截流民南逃,在此前还要严格封锁韩谦身在棠邑城的消息,棠邑四城,除韩谦、周惮签发的手令,谁都只许进不许出。
    次日一早,苏烈、郭逍便率第一批赤山会众从捺山赶来棠邑。
    赤山会众及家小逾六千人,分批撤到捺山,他们不同于普通的妇孺,妇女儿童都编女营、少年营,井然有序,撤退的速度要比乌合之众快多了,但六千多人可能也需要拖到明天,才能都撤入棠邑。
    这还是幸亏沿途有一条旧驿道可走,并且溪河都已经结冰冻实能够走人,要不然沿途还要搜集渔舟搭设浮桥,速度将更缓慢。
    …………
    …………
    巢州城下一片萧条,成百上千具尸骸被遗弃在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残戈断戟,城墙上也插满箭矢。
    巢州城宽逾二十丈、外接巢湖的护城河,在过去大半时间里,被禁军在东西南三个方向上,填出六道宽逾四十步的进攻通道,进攻通道的另一头差不多直接堆填到城头。
    十数里周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