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一章 针锋相对(2)(1/4)

    刘据看着眼前,跪在自己面前的郑全,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其实他听到这里,基本上心里对于对错也有了判断了。

    毋庸置疑,这个事情是郑全做错了。

    郁夷百姓遭灾,应该马上救援!

    只是……这样的话,他说不出口。

    因为……

    从元封元年开始,这博望苑,这东宫内外,就是文人的天下。

    君子们谈论道德,主张以德育民。

    他作为储君,也无比赞同,多次发声,甚至在监国期间,尝试按照了幕僚和宾客、文人们的主张来施政。

    释放了大量囚犯——不经甄别的释放。

    于是,天下称颂,人人都说储君贤德。

    刘据自己更是飘飘欲仙,欲罢不能。

    哪怕事后天子归京,大为斥责,他也死不悔改。

    久而久之,这博望苑内外,东宫上下,尽是道德之言。

    谁若是不附和,谁就是小人,就是妄图以酷吏、暴政来施虐天下的法家酷吏。

    以至于,就连他这个储君,也受到影响。

    有些事情明知道不对,却也只能附和、屈从。

    刘据记忆里,就有一次,他曾在雍县视察,遇到一个官吏,做事认真、勤勉,对于地方事务熟练于心。

    刘据非常喜欢那人,欲要提拔他当雍县的县尉。

    结果,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反对。

    他的老师瑕丘江公,甚至跪在他脚下,苦苦哀求,泪流满面的上奏:“秦以刀笔吏而任官吏,吏皆争相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今家上若用此刀笔吏,则今后诸吏皆随风靡靡,君子道德之士则不得进……”

    最后,刘据没有办法,只能放弃提拔那个官吏的行为。

    自那以后,清谈道德之风,更加浓烈。

    谁要敢说,不用道德,就要治世,那必定是要被群起而围攻。

    就连他这个储君,也不敢轻易触碰。

    因为这是忌讳。

    头天说了,用不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