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团结【求订阅】(2/3)

br>
    至今,新丰的枌榆社之中,依然有高帝的行宫和高庙、太庙的分殿。

    而比起新丰城中的居民,枌榆社的居民的来头就更大了。

    新丰城里的居民,只是太上皇的同乡、邻居以及当年丰县的那些与太上皇聊得来的朋友。

    但枌榆社,却是追随高帝南征北战,一统天下的山东子弟兵们最终落叶归根之所。

    至少有三百高帝从龙功臣,最终将自己的家安置在枌榆社。

    这些可都是从高帝起义,还是沛公的时候,就跟着高帝打天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封侯。

    但却是国家元勋,特权阶级!

    而且,比起那些总是会卷入各种政治斗争和倾轧中的列侯们不同。

    枌榆社的这些老兄弟,在把家安置到当地后,就很少卷入类似倾轧。

    最多就是在诸吕乱政和诸侯大臣共灭吕氏时,灰灰了一批。

    其他人则都安全的延续至今。

    所以,关中有谚语,新丰事,枌榆决。

    搞不定枌榆社的人,就别想在新丰县有什么成就。

    “对了,水文资料,可都查清楚了?”张越忽然问道。

    “已经查清楚了……”桑钧拍拍手,他身后的几个官吏就捧着一堆文牍,放到张越面前。

    张越打开来一看,都是些地方报告的河流走向和文牍记载的相关河流名字。

    这些文字所言,大都含糊不清,只说某某河在某某亭,某某乡。

    最多说了一下河流的宽度和大概深度。

    微微皱眉,张越道:“看来,我等还得多带点帛布来记录河流走向与溪流流域了!”

    在张越看来,这些文牍的价值,几乎为零。

    想想也对,在水经注问世前,诸夏的知识分子恐怕连天下名川大泽以及大河大江的具体流向恐怕都有些搞不清楚。

    想了想,张越对刘进拜道:“请殿下去少府卿那里要几个善于测绘的官吏来协助臣等绘制水经之图吧!”

    测绘水文,对于未来的新丰县的水利建设规划,至关重要!

    作为后世的公务员,张越从前虽没有具体从事过相关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