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两百七十节 余波(2/4)

荐信虽然有效力,但效力也就仅限于能让持信者获得一个被县道有司和边塞州郡长官接见的机会。

    能不能被用为官吏,还要看对方的。

    不是那种想象中一个侍中官用自己的名义,向他的一位同事或者朋友推荐一位有才能的年轻人的真正推荐信。

    但……

    话虽如此,但这封信的本身,也传递出了无数善意。

    一位侍中官,点评了自己的儿子,这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炒作的机会。

    至少,哄骗一下自己乡亭的泥腿子,绰绰有余了!

    要知道,这可是张蚩尤的点评!

    这样想着,中年文士复又露出笑容,对自己的儿子道:“此番新丰公考,吾儿虽败犹荣,往后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读书,不可辜负了长孙殿下的一片苦心!”

    “诺!”年轻人恭身一拜,此刻他内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读书,想要读书。

    他要发愤图强,做一个殿下期许的‘文武之才’。

    …………………………………………

    相同的一幕,在数百个家庭上演。

    几乎所有进入了面试,但没有录取的士子,都在之后三五日内,陆陆续续接到了两封内容大相径庭的书信。

    一封是长孙所写,用印的勉励书。

    勉励着士子‘邵修圣绪、砥砺前行’‘毋失孤望,行圣贤之道’。

    另一封则是打着张越名义的推荐信,将该位士子在公考里的表现和成绩,大大赞誉了一番,然后推荐给‘诸县道有司及边塞州郡长官’,说是‘堪为乡党之才’。

    就这么一手,什么代价都没有付出。

    张越和刘进就在关中大大的刷了一波脸。

    数百个士大夫家庭和地主豪商家庭,一起动起手来鼓噪舆论,宣扬着长孙的‘英明’‘张侍中’的贤能,然后顺便带上一句‘吾儿有幸蒙长孙不弃,亲笔写信勉励,张侍中甚至还给吾儿写了一封推荐信呢’。

    但是呢‘吾儿心志坚定,发誓此生效忠长孙,至死方休,如今日夜在家读书,磨砺自身,好待日后公考’。

    然后,那些被录取的家庭,也跟上这个节奏,到处宣扬‘犬子不才,如今添为长孙殿下门下牛马走,用为新丰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