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六百五十六节 共识(2)(1/4)

    “钱的问题,诸公不必担心,至少不必担忧移民费用!”张越轻笑着道:“国家法度,残民者死,就连列侯,一矣发现,事国人过律,必诛!”

    这也是汉代的特点了。

    对小农经济的保护,在法律层面上,已经做到了封建时代的最好程度。

    特别是在限制高阶贵族盘剥和奴役人民方面,真的是无孔不入!

    任何人,哪怕是外戚,只要被发现,其盘剥人民,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底线,肯定会被廷尉追究!

    自高帝以来,失国的列侯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因为盘剥人民、伤害人民和放贷利息过高而被免的。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里,有七成是死于元鼎四年的酌金罢候。

    其他人,则是绝嗣、谋反或者卷入大不敬的案子。

    由此可见,国家对贵族的管控和限制。

    但在民间的商贾地主盘剥人民方面,就做的不够了。

    甚至两者之间的惩罚力度完全不同。

    列侯触犯相关法律,一告一个准。

    就连诸侯王,只要被举报核实,轻则削县,重则论罪。

    而民间的子钱商人和地主的高利贷,则通常不会有人过问。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也让很多列侯很不爽。

    明明民间比他们做的还过分的人都有,为什么国家就揪着自己不放?

    刘家药丸啊!

    所以,到了东汉反过来了。

    权贵们肆无忌惮,而民间的商贾们,若没有靠山,就根本蹦跶不起来。

    大商贾,必是豪族。

    像西汉这样,一个寻常的布衣,只要运气足够好,本人又有手腕,就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内,成为坐拥数万万訾产的大贾的例子根本就没有了。

    而张越当然也清楚,高层权贵之中,对这样的情况不满的人,到处都是。

    而这是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他看着众人,轻声道:“何故临淄城中,数十家子钱商人,放贷万万,利息九出十三归,甚至八出十六归者比比皆是,而国法却不能治?”

    “是汉法太仁,还是彼辈以为国法无用?”

    “公等皆国家重臣,必知若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