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六百八十节 普世价值(2)(1/6)

    泥靡几乎是在懵懵懂懂之中,就被张越和几个大鸿胪官吏,穿上了他从前一直抗拒,甚至认为是‘无用之物’‘拖累’的博冠宽袍。

    绛黑色的汉服穿在身上,华丽的冠帽,束缚住头发。

    还别说……

    真有些舒服!

    哪怕是在冬季的严寒气温下,他也感觉到,好像身体似乎都要暖和起来了!

    泥靡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但,他也终究没有阻止和拒绝。

    反而是低下头,看了看身上的装饰。

    不知为何,泥靡心里面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这汉朝的衣服,好像还挺威武的!”他微微的提了提绶带,没有想象中的麻烦,反而多了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似乎,真正的大人物、勇士,就该穿这样的服装!

    还没来得及再想,张越就已经持着天子节,大步向前了。

    泥靡楞了片刻,然后就不由自主的跟上前去。

    整个使团,随即就尾随在后。

    张越回头看了一眼,就笑而不语。

    …………………………………………

    两个时辰之后,张越就带着乌孙使团,萧关以东五十里处的一个河湾。

    滚滚泾水河,经此向南,流向下游的渭河平原,并最终与渭河汇流,注入黄河。

    而在这个河道转向的河湾处,是秦汉两代少府在关中最重要的生铁冶炼基地。

    年产生铁将近十万斤,约合二十五吨。

    这在西元前,确实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至少可以吊打除中国外的全世界!

    只是靠近此地,就能看到,滚滚浓烟冲天而起,数十座冶铁竖炉,拔地而起。

    其景象,颇有些类似后世大炼钢铁时的某个偏远乡镇赶工搭建起来的土高炉。

    当然,在某些技术上,可能会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相似度非常高!

    后世的考古发现,也能佐证这一点。

    譬如从古荥镇出土的西汉晚期竖炉遗址,经过复原后高四点五米,长轴四米,短轴也有两米,有效容积超过了五十立方米,更有大量使用石英砂烧制的耐火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