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八百四十七节 别离(2)(1/5)

    第二天,一大早,田李兄弟就将结果禀报了张越。

    两家不约而同的,都选择将机会让给了幼弟。

    张越却并不意外。

    因为,这是诸夏民族的传统。

    张越在后世,也曾经亲眼见过和听说过无数类似的事情。

    贫寒的农家子弟家庭的哥哥/姐姐,将上学/入厂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自己则背起行囊,远走广东,踏上艰苦而漫长的打工生涯。

    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自己打工收入所得,用于支持弟妹的学业。

    张越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只是……

    后世的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经常让好人受难,恶人逍遥。

    好人没好报,甚至渐渐成为社会新闻。

    张越那位朋友就不幸遇到了白眼狼,他千辛万苦培养出去的弟弟,最后连门都不肯让他进,生怕他去借钱。

    穿越前,张越最后见到那个朋友时,他在家乡开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每天与妻子起早贪黑的工作着,只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考上好学校,不必重蹈自己的覆辙。

    可是……

    彼时,素质教育浪潮袭来……

    想到这里,张越就叹了口气。

    为田李两家感到庆幸,因为,现在是汉室。

    所以,他们的付出,必定会得到回报。

    盖有恩必偿,有仇必报,乃是汉季社会的基本道德观。

    所以,张越也就没啰嗦了。

    直接让田水、李池回去准备行囊。

    田李两家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去给两个幼子置办行囊了。

    到得中午,长水乡三老王申推荐的长水豪杰,来到了张家园林。

    一共是五人,都生得很高大,身高至少七尺以上,四肢孔武有力,一看就是那种汉代标准的‘丈夫’‘豪杰’。

    这些人见了张越,都很激动,纷纷拜道:“粗鄙野人,拜见侍中公!”

    “都是同乡,不必拘礼!”张越笑着上前,将他们扶起来。

    对于乡党,张越一直不惮以最大善意来对待。

    除了这个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