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943章 搓揉(求月票)(1/4)

    滦河宽约三百五十步,两千余名工兵营的工兵,领着一万余奴隶,热火朝天的进行施工。

    在这个时代架设浮桥,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或木筏,竹筏,〕,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做桥墩,上铺梁板做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跳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以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

    和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不同,李中易非常重视逢山开路,遇水架浮桥的工程兵。

    在李中易的亲自参与下,刘士昌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最终找到了迅速架设浮桥的快速施工方法。

    夜幕下的滦河岸边,在刘士昌的指导下,奴隶们在河的两岸,把代替桥墩的六艘渔船连成一段一段的浮桥单元。

    这么安排,可以充分发挥奴隶众多的优势,让大量的施工人员在滦河岸边,即可完成船与船之间的连接,这无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开始仅采取在两岸固定浮桥的方法,后来因风大,在河心处加用重约百斤的浇铸铁锚,固定在河中,而不用难以取得的巨型缆索,以加快速度。

    工兵们还在江中急流的地方用木筏代替舟,以减少迎水面,降低桥身水压。木筏用大木排,数层纵横交叉组成。

    浮桥要适应滦河水位起落,必须随时可以调节,一般采用拆卸或增装船节的方法。

    由于,滦河并不算宽,奴隶人手异常充足,仅仅一夜的紧张忙碌,十座浮桥便已顺利完工。

    刘士昌特意找来几辆满载粮食的双马奚车,在每座浮桥上往返驰骋了十几次,这才派人去向李中易报讯。

    李中易接到消息后,看着面前的工兵营的小队正,不由微微翘起嘴角,情不自禁的笑了。

    一夜架好十座浮桥,这么大的功劳,换作是思维正常的人,肯定会亲自来报喜。

    伺候在一旁的廖山河,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个刘士昌,还真是个傻蛋,他居然只派了一个小小的队正来见主公,脑子烧坏掉了吧?

    李中易仔细的问过了架设浮桥的过程之后,赏了几只花红果给小队正,打发他回去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整装待发,二个时辰后渡过滦河,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进逼平州,打耶律喊一个措手不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