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一节:红莲魔尊传承线索(4/5)

地自然的道理吗?

    从这点来看,科学也是一种修行的一种方式。“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这样的名言名句,放到蛊师世界里,无非是“给我一只蛊虫,我能光热。给我全部蛊虫,我能无所不能!”

    正是因为两个世界的对照,才使得方源有着不一样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体悟到旁人难以体悟的道理。

    而在蛊师的世界,难道没有人领悟出这层道理吗?

    怎么可能!

    领悟这个道理的大有人在,元始仙尊就是其中之一。“人是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就是“道”的更加详细通俗的解释,元始仙尊说这话,是有教无类,传承流派,出点不同罢了。

    只是能领悟这样的道理的,基本上都是大人物,占据巅峰的蛊仙,回顾自己一生的修行时,体悟总结而得。

    平常的蛊师,在红尘中打滚,通常的蛊仙,又要为灾劫殚精极虑,哪有时间精力去细想这些“无用”的东西?是否领悟这层道理,又不影响他们的生存。

    说到底,就是思维角度。

    但却不能小看这种思维角度。

    火药在中国古代,当做炼丹用途。流传出去,却形成了枪炮。华夏文明的璀璨不容置疑,但地球现代自然科学的盛行,西方文明贡献最大。

    看待自然万物的思维角度不同,就能形成两个不同的文明。

    文明之间,难以评价优劣,只能说擅长的东西不同。

    因此蛊师文明中的太白云生,听了方源这番话,感触深刻。站在他的角度,就感觉到方源的境界要远高于他。所以再不敢称呼方源为师弟。

    正所谓达者为师。

    再称呼方源为“师弟”,太白云生心中就会感觉惭愧。

    有一种情怀,叫做自愧不如。说的就是太白云生现在这个状态了。

    两人又交流一阵,太白云生便向方源告辞。

    虽然两人之前一直都有通信,但当面交流之后,一层隐约的隔膜已经烟消云散。

    方源两世为人,奴下手段也颇为了得。轻描淡写的一场“论道”,就让太白云生印象深刻,甘拜下风了。(小说《蛊真人》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